全民阅读如今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媒体传播和好友热议的层面,它已经渗入了广大的人群,成为生活场景:每个图书馆里安静的气息,都让读书的人沉浸其中享受静谧时光;很多家庭亲子共读,都让家庭的氛围变得健康而美好。

因为好的书籍在今天依然能够获得普遍关注,好的文字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朗读者》是这样的一部书籍,董卿的知性从容不是几个形容词可以囊括,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慧质如兰的气质,是多年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得来,她愿意在如日中天的央视舞台辉煌的时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寻找人生新的方向,2017第一季《朗读者》播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第二季,立意更新,视野更宽,内容更扎实,形式更亲民,获得广泛关注,这本书已经成为广大读者竞相捧读的畅销书,很多青少年通过阅读,了解嘉宾的人生故事,开启经典阅读之旅。这是中国的文化自信值得坚守。
因为《朗读者》,我走近了马伊琍喜欢的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她九十二岁高龄,一个人回忆三个人的过往点点滴滴,即使最爱的两个人不在人世间,她的笔触依然温柔,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做人的朴素和高贵,无需任何同情。
因为《朗读者》,我走近了大数学家丘成桐喜欢的《归去来辞》,再次去感受陶渊明,不再只是有消极避世的遗憾,更深刻体会到他优雅的转身亦是另一种潇洒。
然而也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匆忙浮躁的时代,很少能静下心来细品书中滋味,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平庸而匮乏,我只能部分认同。
当下的生活固然匆忙,我们也许会心情浮躁,但与自己内心相处的时间,我们依然能本能地创造纯粹的,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放慢生命的节奏,倾听内心的声音,让阅读带着它内在的气质走近心灵,还以宁静。
走近简书之初,我的心不能固守宁静,初心是为了想坚持自己喜欢的事,记录下用眼睛用心看到的生活,然而每天入笔前是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还是大家能关注的内容让我纠结了很久,一个人的孤芳自赏也是种倔强,没有功利之心下的文字才会清澈,想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文友是期待之中的事,然而宁缺毋滥又是我心底深处的声音。
于是告诉自己,顺其自然,顺应本心,静心阅读,静心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