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根本核心——“观照”

作者: 落川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20:27 被阅读1次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近前来,近前来。”僧近前,师曰:“会吗?”曰“不会。”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佛本是梵文的音译。其本意与"觉"的意思相近。

      觉,既是"觉察"、“观看”、“正知当下”的意思。

      就是"观照"!

      观,看,察看:视觉。对事物的看法,分为心观与眼观。《说文》曰:“观,谛视也。”。

      佛学中,观 (vipassanà):又音译为维巴沙那。为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古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佛法修行的纲领、原则,着重在修观。

    那如何修观呢?从何处入手?

    首先,止观要双运,如果只有止没有观,那就修成木头了,如果只有观没有止,那就会变得比较癫狂,并且止观若只修一方,都会遇到瓶颈,很难修好。

    所以先修"止",后有"观"!

    比如,打坐修观呼吸,以呼吸的触,也就是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作为觉知的目标,当这个念现前,一再寻伺(寻就是觉知目标,伺就是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然后观察这个触的生灭,这就是无常随观。

    心跑掉了,胡思乱想,知道!

    比如持咒念佛,念着念着,心跑掉了,胡思乱想起来了,此时就可以修"观",此时就观照到"心"是"无常"的,在把"心"带到"咒"上,一心一意,静心持咒,心跑掉了,再次观察到,带回来。这样逐渐的定力加深,智慧加深,总有一天会体征到"诸行无常"。

    心跑掉了,胡思乱想,知道!

    修观的时候对周围其他的目标包括声音包括你打坐的腿痛是没有排拒性的,若是有排拒就是偏向止了,或者你有了执取也会有排拒性(拒绝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如果别的目标变的强烈,就暂时放开呼吸的触,去观察新目标的生灭,但是不要去控制任何一个目标,就是说,见只是见,闻只是闻,不要去思,不要去控制。

    单修观不要以得到禅那为目标,若是修观的时候杂念减少,禅相会出现的,但是不要理会,继续观,有时会见到身体局部或者全身的生灭,甚至还会观到心的生灭。若是观智不成熟,心脏会痛,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继续观心的生灭,而是转而观鼻端。有时会有刹那定,不过不用管它。

    修观可以修到随时轻易的迅速的得到无常观,就是处在证入涅槃的边缘了。

    最后,可以把打坐当中的经验用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中周围的环境其实也能作为观的目标,观其生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法根本核心——“观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ze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