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书在哪个篮子里?| 结构化读书法

作者: 成舒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08:15 被阅读525次
    书的疑问

    我们每天都在谈读书,每天都恨不得能有一两个小时可以看书,每次京东亚马逊促销都恨不得把购物车上的书单给清了,房间里的书堆了一摞又一摞……
    可是这些书一直就这样堆着,即使是翻过的,看完的,也是这样随意堆着。

    当“断舍离”的概念从脑海中浮现时,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这些书该何去何从的。

    顺着这个思路,来一次“流水线式的断舍离”吧。

    1、选书——聚焦和发散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见到这本书的时候,你是带着什么想法想要把这本书带回家的吗?
    平时我们选书,通常是别人推荐什么就买什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确定自己看完这本书能得到什么,要么就是促销买买买,或者不知道怎么选书,看排行榜就是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买回来的书堆得山高,却没有欲望去看。
    因为那是别人想看的书,而不是我们想看的。

    建议做法:

    ①按目标选书,比如最近对营销感兴趣,选营销有关的书——主题类阅读。
    ②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朋友推荐,书评,综合选书。
    ③从读过的书里,找到拓展的书单,比如书中提到的书,索引书单,同主题相关的书籍等。
    ④从作者出发,找到他写过的书籍来看。
    ⑤从生活中获取选书灵感,把收集信息变成日常习惯——提出问题,带着兴趣,搜集信息,找书,读书,解答。
    ⑥建立一个收集箱,列清单——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当时记录此书的原因。

    2、购书——指定购买

    有没有朋友在购书节买书的时候,因为满299减100而不得不到处凑书拼单,买了不少本来不想买的,回来也不怎么去看的书?
    为此选书花了不少时间,钱也花多了,书还占地方,收到书的时候很有成就感,看书堆着却是深深的无力感……
    我之前买书就是这样的。
    这是冲动购书的一种表现,久而久之,会失去对书的判断力。

    建议做法:

    ①从收集箱的购书清单中,直接指定购买,不贪多。
    相信我,这样买回来的书,比促销买回来的一大箱书值。
    实际上,如果把凑单买回来不会看的书的成本摊在有价值的书上,并没有省多少。
    ②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做法,猎奇。
    从平日选书购书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偶尔去书城或者图书馆猎奇。

    在书城,书籍摆放有一定规律和含义,畅销书和长销书的位置和摆法,书店的展示习惯和分类规则,了解这些,我们就能读懂书的姿势,找到心仪的书。
    同时,线下书店也能增强网络购书所缺乏的体验,增强我们与书籍建立连接的过程。

    在图书馆,我会用关键字搜索,这时候会出现馆藏书单,一次性挑出十几本翻看,然后带两三本最想读的回家。这种方法常常让我找到市面上没有的绝版书,或者好玩偏门的书籍,总有意外惊喜。

    3、读书——从未知到已知

    读书 VS 读懂书

    这里我们就不谈所谓的读书方法了,市面上有非常多课程和训练营。
    我们来谈谈知识和认知建立的过程,明白了关系如何建立,也就知道要怎么去读懂了。

    三个步骤:

    一、对照

    当我们还是婴幼儿的时候,对这个世界毫无认知,母亲怀抱婴儿不停的重复着“妈妈”这个词语,我们把能够感知到的母亲这个生命体,和“妈妈”这个词联系起来,建立起“妈妈”的认知。在那之后,我们不停的从身边可感知的事物逐一建立认知,这是具象化的阶段。

    二、诵读默念

    小学的时候,早读、上课,拿起课本,老师读一句,我们跟一句,反复朗读,直到会背诵为止。
    课本上的信息,有我们能够感知的具体的事物,也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抽象概念,在这个不断诵读的过程中,我们所建立起来的认知,就好像——

    素未谋面的人,当我们不断的听到对方的名字和相关信息,到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感觉如此熟悉,好像认识很久一样。

    看不懂的文章,多次阅读,慢慢的好像有些明白了,这是古代学习的原理,也是大脑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

    三、同类型经验+实践

    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而这个世界充满未知的事物。
    就算没有实际经验,不是非常了解的事物,要达到宛如经历过且了解到某种程度的效果,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我们称这种经验为“同类型经验”——感同身受。
    也就是当我们阅读信息时,大脑会想象、加工、制造出来一些表象,这些表象形成了我们的理解,然后通过生活、具体操作的感知中,形成具象感知,于是确立对应关系,形成我们的新认知。

    举个例子:
    我们买了一个新家电,拿到说明书的时候,对说明书的内容是一头雾水。
    然后拿着说明书,对照机器反复研究,就逐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再通过组装操作,掌握机器的使用。

    我们建立新认知的过程,最常用的就是从熟悉感中建立联系,或者从类比、演绎、操作、体验中找到关联。

    也就是说,我们理解语言的方法,通常是用已知的知识去对照和类比。但如果掌握的已知信息量太少,就会比较吃力,甚至无法理解。

    比如我们听外国人讲话,觉得说话速度好快,跟不上,能不能说慢点。
    实际上就是我们掌握的词汇太少,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才能理解反应过来。

    这里还可以引申出英语的三种学习方法:
    第一种:背单词——就像婴儿时期的对照关联。虽然掌握词汇,但通常只能背一个记一个,理解程度较低。
    第二种:诵读文章——就像小学时期。虽然对文章整体有一定理解,也锻炼口语,但不容易活用。
    第三种:场景式——看美剧跟读,对照生活场景活学活用。这是最容易达到英语学习目的的方式。

    引申到读书这件事情上,也有同样三个层次:

    第一层:未知信息,不可理解的部分,先看概念、定义。

    第二层:读书的过程所接触的信息,是作者已经知道的,但我们不一定知道的信息,多读几遍,记忆,保持对这些未知知识的熟悉感。

    第三层:关联生活场景,实践操作,建立认知关系,变成自己的已知信息。

    未知到已知

    按照这个认知过程,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接下来要说的记录和活用了。

    4、记录——提炼

    在读一本书开始之前,先设定自己的阅读输出目标,是读完掌握某个概念、某个方法,做笔记,输出导图还是写一篇文章?
    然后再开始读书——这也是让未知信息与我们的认知建立关联的重要过程。

    第一遍,通读全文,划出概念、关键字,标记、折页等;

    第二遍,读折页标记的部分,加注解、感想、拓展思考——可以反复阅读,也读完之后可以搁置一段时间;

    第三遍,构思梳理,输出笔记,提炼要点,写成文章等。

    经过以上步骤的输出内容,就是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部分,这时候读过的书就可以“丢弃”了。

    5、活用——对生活有什么改变?

    读过的书,做好的笔记,如果不加以应用,就会一直停留在“同类型经验”的层面,无法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认知。
    只有当我们把这些信息加以实践,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的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认知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同一本书的信息,在我们建立认知关联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也就各不相同。

    写在最后

    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大读书步骤,其实就是我们和一本书建立关系的整个过程:

    选书——购书清单
    购书——未读书籍
    读书——已读一遍、已读好书(搁置中)、常用书籍
    记录——阅读中待输出
    活用——已掌握的可定期清理,重要书籍反复阅读或随身携带

    明确了整个结构化读书法,我们就知道,每一本书籍对于我们的意义,以及它目前是在哪一个篮子里,在书架中的哪一个位置。

    比如我的书架:

    我的书架

    基于断舍离的理念,加上结构化读书法,我会尽可能让书籍所占空间不超过整个书架。

    对于我来说,书是流动的。

    从知道书名信息,到拿到一本书,阅读一本书,输出整理笔记,再到定期清理,书架上的书基于和我的关系,对我的意义,会被放置在属于它的位置上。

    同时,书本上的信息,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改变我们的生活,
    所以,信息也是流动的。


    你手上的书,现在在哪个篮子里呢?你都知道吗?
    我是素丫,希望今天的结构化读书法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书在哪个篮子里?| 结构化读书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cr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