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容易被表象迷惑的。某种意义上,一名产品经理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训练“火眼金睛”的过程:从最开始只能看到一个产品的色彩形状、交互样式,用起来是不是自然流畅、充满乐趣,到进一步觉察产品背后的隐形框架、交互路径,分析它是不是合理,直至最终看透抽象的产品骨骼、设计理念、战略格局。
如果真的修炼成火眼金睛,没法再像唐僧一样看待人和事物也挺糟的。就像看到一个美女,却总把她看成一具白骨。“透视力过度”意味着没法用普通用户的观感看问题,也很难把握住用户本能层级的感受。这种状况最常发生在看待自己设计的产品时,就像是上帝之于他的造物,因为太清楚它体内所有的“为什么”,也自然会生出一种偏爱之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最好的状态是:既能用“火眼金睛”看骨骼,也能切换到“肉眼”模式看体验。这种在“设计专家”视角和“白痴用户”视角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是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之一。如果这种能力足够强,便能更快、更彻底的跳出主观身份,发现那些隐蔽于产品中的缺陷。
Pony曾说“一天发现一个问题,解决好,三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某种程度上,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认为自己的产品已经“挺好了”的设计者,还不足以被称为称职的设计者。
具象与抽象
在飞机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你会发现:原本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消失,逐渐融为一体。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和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只不过依据变了,从“位置”变成了“性质”。如果我们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合并到一类,随着观察视角的升高,产品的骨骼就会逐步显露出来。因此,抽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先分类、再提升视角的过程。
线下零售或电子商务有几个概念:SPU(Standard Product Unit,标准化产品单元)、商品(京东叫product,淘宝叫item)和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以京东商城为例,同款式的耐克跑步鞋是一个SPU,同型号的手机是一个SPU;而SKU则是一个产品的最小库存单位,直接反映了某个“唯一”的单品。如果颜色、尺码、内存等属性不同,都会定义为不同的SKU。商品则是介于SPU和SKU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是和卖家相关的。同一款产品,譬如荣耀V9,荣耀官方旗舰店会销售,其他手机专营店也会销售,有多个卖家在卖这款商品。不过,由于不同卖家的SKU组合不一样——比如有些店铺有红色,有些没有,所以商品是低于SPU而不是高于SPU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是按照类别层层细化的,产品特征越来越具体。商品是SPU按卖家分类的结果,SKU是进一步按属性分类的结果。如果倒过来看,SKU到商品再到SPU又是一个层层聚合的、逐步抽象的过程。
从抽象视角看事物,能引导你去关注构成事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什么。基于最基本元素(电商产品中即SKU)的思考和设计,将深刻影响平台的整体格局。运用相对思维,正向和逆向地去思考层级之间的关系,如何分解/聚合?不同SKU的不同属性是什么?这些属性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或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些疑问的过程中,一些新思路也将涌现出来。
事实上,精明的商家一定会根据环境和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SKU。好的SKU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SKU,去实现高满意度的销售(当然销量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所购产品的自然需求有关)。而没信心的表现往往是把产品布得满满当当,不知道哪个好卖,数量众多的SKU堆积,最后导致积压。
从抽象思维的角度看,一个电商类产品和一个社交类产品需要运用的产品思维其实是一致的。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表现往往是把功能堆在一起,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在QQ秀商城中,QQ秀虚拟物品的管理也是类似思路。所有最基础的服装、配饰,包括虚拟人物的眼睛、耳朵、发型等都叫作item或单品。它们是组成一套QQ秀最基础的元素。通过不同item的叠加,用户可以自由组合搭配出自己喜欢的QQ秀套装。同样的,运营同事也会为用户提供现成的“整套”优质组合。整套再往上,可通过风格进行抽象聚合,如“假日旅途”“仲夏之梦”之类的风格化标签。再进一步聚合,不同风格的整套还可以通过内容主题的包装,汇集在同一个专题中向用户推荐。这和电商平台的运营思路是异曲同工的。
音乐类应用中的“歌单”功能也是运用抽象思维而大获成功的。通过对最基础的单曲进行强内容导向的聚合,聚合自由度更高的歌单切中用户情感需求,取代老旧的“专辑”聚合方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网易云音乐更是以这一功能作为初始发力点,在众多音乐类App中从无到有,异军突起。可以看到在这款产品背后,站着一个极具洞察力的产品团队。
有经验的产品或运营人员也许可以凭借直觉运用上述方式进行设计或运营。但了解本质永远比学会套路更重要,因为前者意味着创新诞生的可能。如果能清楚地看到这些方法背后的思路,也许可以想出比当前聚合方式更妙的点子。
考虑新元素而非新功能
在设计互联网产品时常常面临一个困惑:一方面知道版本迭代升级、新增功能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又为“新增功能”而苦恼。因为有些功能加在现有架构上总像是硬生生装了一个义肢,采用抽象思维能很好的避免这种状况。一个可行的建议是:不要考虑添加的新功能是什么,而去考虑添加的新能力(元素)是什么。
微信发布iOS 4.5版本的时候,引入了“摇一摇”听歌识曲的功能,比如乘坐出租车时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就可以快速打开微信,“摇一摇”手机,让手机识别它,并且还能同步播放和显示这首歌的歌词。作为一个产品人,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当然不是我老土到没听说过这种功能,而是骤然惊觉到:这功能从本质上说几乎是一个“现成”的功能!微信在上一个版本iOS 4.3里,刚刚推出了“语音搜索”功能,而在更早些时候,朋友圈里增加了对分享QQ音乐这一类型的支持。
听歌识曲功能的大体步骤是:语音识别歌曲—检索曲库—同步播放。也就是说,听歌识曲所需要的“语音识别”、“曲库检索”和“音乐播放”能力,在之前的微信版本中已经开发完成了。这个新功能只是用“摇一摇”的外包装把这些能力聚合到一起,再做个入口而已。类似的思路在微信里还有很多,譬如公众号运用完全相同的账号形态,覆盖了包括名人、艺人、企业、餐饮、网媒、平媒等多样化的信息源。朋友圈里的那些基础元素也是灵活组合的。
这样的分解与聚合,具象和抽象的思考非常有意思。高度抽象带来产品设计的高度简洁。利用这些不同的“能力元素”,一个产品可以架构出丰富多样的功能形态出来。就像千变万化的乐高玩具,其基础的模件并不太多。
多使用抽象思维思考你的产品,想明白它用到的“能力元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慎重考虑要不要引入一些全新的“能力元素”。这比起只考虑要做些什么“新功能”,或许更接近产品设计的本质。一个产品简洁高效或冗余烦琐的关键差异,往往就在这里。
产品抽象后都是“柜台+货仓”
抽象能力本质就是寻找事物间共性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抽象能力,不妨多使用比喻。我们在“打比方”的时候,做的就是和抽象思考类似的事情:提取两个事物性质相同的内核,再给它们画上等号,揉到一块儿。
做产品设计时,我们经常用“前台”“后台”(或前端、后端)这样的词沟通交流。一般开发工程师的岗位也会这样分类,负责前端开发的工程师更靠近UI层(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他们对交互的理解更深入,而负责后端开发的工程师更靠近数据层,他们负责搭建产品骨架。
这样的职责划分会让我们忽略前台与后台在产品中的思考面向——前台主要是为用户服务的,后台则是以最高效的方式支撑前台服务的。两者的关系完全可以抽象到现实世界,对应“柜台+货仓”模型。
一个店铺,前面有面向顾客的橱窗陈列、灵活组合的货品展架;后面则是存放货物的仓库,严格按照品类顺序排列。展示给用户的展架,一定是按照用户浏览偏好精心设计的,有利于刺激用户购买;但更为关键的是上架之前,仓库需要先行把关,确认“什么货品应该进货”“什么货品是不适合纳入本店”。并且,“什么时候该拿什么货品出来”“哪些货品可以组合到一起”,这就是后台如何有效支撑前台的学问了。
好的产品,一定是“柜台式”前台与“货仓式”后台的良好协同。
游戏设计中的抽象
对游戏产品的结构进行静态“切片分析”,分析现有元素并变更它们的聚合方式,也是挖掘新玩法的一种手段。例如,《超级玛丽》的“顶金币”功能就由“动作跳+位置上方+金币数值变好+动态障碍”组合而成。乌龟、毒蘑菇等功能在游戏中也运用了类似元素组合。
切片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看清一个产品的静态结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产品的设计演化之路,从动态维度看,这种分析方法意义不大。不过它不失为一种训练抽象思维的有效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