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
爱是什么?百科里是这样描述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它代表着对人或事物有深切真挚的感情,这是一种对人、事、物十分深刻的喜爱。
也就是说,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人们爱的意识中,有对人的爱,有对事物的爱。
对人的爱自不必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对父母的爱;对家庭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同事、朋友的爱,不胜枚举,爱的排行榜会延续很长。
而对事物的爱,则根据每个人的爱好不同而不同,有人喜欢静,有人喜欢动,有人喜爱宅家,有人喜爱远行。在这不同的爱好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爱的榜单。
在我这爱的榜单里,唯对曹翁所著《红楼梦》的喜爱而莫属。那份红楼情节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我的少年时代。
记得十四五岁时是我第一次接触《红楼梦》。那时看书没问题,但读起繁体字感觉还不是那么的流畅。恰恰我家的藏书中就有这样的一本,繁体字竖排版的《红楼梦》。
虽然看起来费劲儿,但隐隐地还是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对书中一众女子的才情生出莫名的崇拜,对男主人公宝玉不求上进,整天和女孩子玩耍不屑一顾。
年少时读红楼只是好奇。为什么大人总说: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不让看偏要看,一副判逆的嘴脸展露无疑。
那时读红楼,只是看个热闹。为黛玉没和宝玉在一起伤心;为尤二姐被凤姐设计害死鸣冤;为秦可卿聪慧貌美,早早撒手人寰而惋惜;为“寿夭多因诽谤生”的晴雯鸣不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红楼时,被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丰富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从著作的谋篇布局,到不同人物的性格描述,读罢让你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竟着了迷,只要是与红楼有关的书籍,就毫不犹豫地购买,比如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周汝昌解读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到后来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等。《红楼梦》的不同版本也尽收囊中。
在几番读红楼的过程中,我知道了研究红楼的那些大家,什么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评论派、考证派,这些派别从不同角度对红楼一书给了多方位的研究,也为我们这些喜爱红楼梦的粉丝们,提供了进一步读懂《红楼梦》的途径。
再看红楼时,才渐渐懂得了红楼世界里不一样的百态人生。一曲《好了歌》唱出了贾家从兴望到衰败,人生如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哀歌。
《好了歌》中的那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道出了父母对子女的不舍,而孝顺儿孙有几多?也许当你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才能有深刻的领悟吧。
一次次的阅读,对曹翁的红楼世界也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为潇湘妃子的眼泪流尽而悲伤,为金簪雪里埋的无果爱情而惋惜,为槛外人的暗恋而感叹,为机关算尽了却一生的凤姐而悲悯。不再为宝玉不上进而担忧,反而理解了他对仕途的选择。
就这样,红楼梦陪伴我走过几度春秋,闲暇时,常常与书中的女子约会畅谈良霄。通过阅读使我感到《红楼梦》真的是一部写尽人间烟火的百科全书。至此,在爱的排行榜中,喜爱《红楼梦》则是我的不二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