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讨论过为什么现在很少出现像民国时期的大师们一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我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现在的人啊,太浮躁了,没有办法潜心于学术。要是把一个聪明人放到民国的环境里,也许他也能成为一代大师。这个回答无疑是非常片面且非常幼稚的。但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之后,觉得其中有一点说的确实不错,那就是民国的环境。
民国的教育环境是怎样的?当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盛行,而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又在教育界积极践行把学生放在教育活动中心的教育思想。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敢提问,敢思考,感学习。再加上当时国家战乱,政府也无暇对教育进行过度的干预,这在客观上给教育界尤其是大学有一定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一批学术大师。
为什么民国的环境没有持续下来呢?民国时期,教育主流思想是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之后,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和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进入我国占据上风。凯洛夫是谁?是苏联教育部部长。
他编写的《教育学》,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传入我国,就奠定了新中国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实际上至今都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
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师、教材、大纲和教学计划等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是通过教科书的学习使“学生领受既知的、为人类所获得的真理。”他还特别指出,学生“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生,你只要乖乖听老师传授给你的间接经验就行了,不必要自己去发现新的真理。具体也就表现在咱们的课堂上,老是一通输出,学生在下面疯狂记笔记。不思考,不提问,被动的接受知识。
这就有问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的。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那以后谁有能力去从事科学研究呢?
虽然凯洛夫也强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但是他过度强调了教师和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那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有可能培养出十分出色的工程师,但是却不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杰出科学家。
当凯洛夫教育学理论与我国教育领域传统的记诵文化相结合,也就产生了一个极度压制和摧残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学校要求学生记住公式、语句等符号,并且要求你在考试中正确的默写出这些符号。能默写出来你就是优等生,默不出来,你就被归入了差生的行列。虽然考试中拿到了很高的分数,但我们真的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吗?
符号是表达知识的,教育的真正目标在知识而不是符号呀!再进一步、知识教学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人的创造力而非知识本身。
除了凯洛夫,我国教育还过度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或许是导致我国教育理论把教育活动中的学生看得比较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提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家可能就会想到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和(中国的学生bushi)
我们就像桑代克的猫,是被当做训练和被改造的对象来看待的。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际上就是控制者和空有主体其名的被控制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教育,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杜威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让美国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不是“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而是“学生天赋能力的生长”,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反观中国教育现状,这几年减负很火,我们希望通过减负,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课业负担重真的是抑制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罪魁祸首吗?那倒未必。负担重是一个由于人口过多,现代产业化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社会问题,是由就业竞争的社会压力传导到中小学课堂中而产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社会改革,仅靠教育改革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至于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更是缘木求鱼了。
未来的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写在最后:本篇文章是把《国际比较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我觉得认同的观点进行重新组合整理而产出的一篇文章,本意是摘抄和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