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废寝忘食的看这部《大秦帝国》。
本人对历史并无研究,也不对是否符合史实承担责任,仅仅是分享书中的故事,并结合现实做一些思考。
如有对内容要求高于此的,请勿喷。
>> 1 <<
公元前的某一年,立冬,秦将白起率十万军马发起了对魏的突袭战。
说是突袭,原由两点,一未下战书,二是选在立冬时节。
战国时期,从立冬开始,人们便进入窝冬期,届时农夫歇田,商旅歇脚,百工减劳,邦国政务是多谋少动,列国出使也是车马冷落,大事都要来年春回大地再办。这是一种久远的习俗,遂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白起选在立冬出战,魏国满朝瞠目结舌,魏襄王手足无措瑟瑟发抖,“这这这,岂有此理!如何,便便便冬日与人开战?”
半个月,白起攻城略地,横扫了半个河内,拿下了三十二城,并且做好了防御魏国的准备,却迟迟没等到动静。可把白起急坏了,简直无法相信,撒出去N多斥候探查,一个小时一报,魏国始终如一只冬眠的乌龟一般死气沉沉。
>> 2 <<
半个月后,魏国终于派出了三员抗秦大将,晋鄙、新垣衍和公孙喜。三人各领5万兵马,计划分别从三个渡口过河后再三军聚合。
公孙喜所率大军从敖仓口渡河。调齐五万骑兵用时三日,急急忙忙赶至渡口,运兵的十几艘大船已经全数不见了,只剩下三十几只小船。
这大兵船是当年上将军吴起精心打造的,每船可载500名士兵,五万兵马只需半天便可渡河,魏国有法言明非战时任何人不得动用兵船。现下大船却全部被敖仓令调去给王宫运送过冬山货,并且敖仓令手持王命剑,遇违抗可先斩后奏,显然是魏王授意。先期赶到渡口准备船只的将士敢怒不敢言,眼睁睁看着大船离开。
公孙喜赶到时气得直骂娘。骂娘也没用,河怎么渡,只能用这三十只小船了。这小船每船只能站10人,三十只船不停的来回运送,一天一夜连一万都没过去,到得第二天中午,意外的回来了几只大船这才加快了速度,两天一夜终于过去了三万,公孙喜下令剩余人马继续渡河,自己先行登船过河整顿大军去了。
到了河中间,便见黑乎乎的河对岸突然杀声震天火光暴涨。公孙喜浑身一阵透骨的冰凉,嘶声大吼“快!快渡!”,桨手说“码头有大火,不能靠船!”“靠!就是刀山,也给俺靠上去!”
未得靠岸,从烈火浓烟里射出了一片火箭,钉在哪里哪便起火,兵船瞬间变成了火焰山。公孙喜带着火团跳下大河扑向岸边。几声短促的号角后,火箭骤然停了,除了燃烧的噼啪声,一片死寂。
公孙喜上得码头,见偌大的广场上尸骨如山,浓烈的尸臭裹着凌烈的北风呼啸而来,公孙喜一阵翻肠绞肚的大吐。一个粗旷的大嗓子随风飘来“公孙喜,本将军王陵,你的上岸人马一拨一拨,已经被我全数杀光。念你冒死赴险,老秦人放你上岸收尸,装上大船运回去。”
公孙喜颤颤巍巍站起来,脸色惨白,浑身瘫软,想怒吼愣是一句也喊不出来,眼见尸骨堆中一口白刀矗立,踉踉跄跄扑了上去……
(图文无关)
>> 3 <<
你说公孙喜死的冤不冤,连对手的面都没见到,更别说横刀立马决斗的机会了。所率部下,如送上门的韭菜一般,一茬一茬被人轻松收割。
这种战况,秦军遇到都快笑死人了,魏军惨烈心悸的连哭喊都发不出声。
公孙喜该恨谁呢。
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跳下船时骂的“秦狼!”。该恨对手吗,各谋其政、各忠其国、各司其职,胜者王败者寇罢了。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斗不过竞争对手而倒闭的、破产的,除了恨自己能力不足,本事不够,恨竞争对手有何用呢。
公孙喜真正该恨谁呢。
秦军进攻河内的那半个月,魏国到底在干什么?
第一天,群臣议论,争执中确定了领军抗秦的三个将领。
第二天,三个将领从驻地赶回国都大梁,先去丞相魏齐家打卡,魏齐拉着三人话家长笼络关系聊了一夜。
第三天,觐见魏王,讨来兵符,被安排回去歇着。
第四天,在百官面前举办盛大的壮行仪式,十几道程序下来,一天过去了。
第五天,魏王赐了华贵的青铜轺车,臣子不显摆出来有违国法,只好把风驰电掣的战马拴在轺车后边,慢慢的走了一天一夜才回到驻地。
第七天开始调集军马,各自调齐五万就算都用时三天,第十天大军前往渡口,顺利渡河,及至开赴河内,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这期间不是没人说过正确的话,但都被独揽大权的丞相魏齐和老朽昏庸的魏襄王否决了。
有人提议让信陵君(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领军抗秦,但魏齐只想任用自己人;
有人提议让大将从驻地直接北上抗敌不该往返大梁耽误时间,但魏王注重王道法度礼仪典范要面授兵符、设宴壮行;
有人提议秦军战力强,应派三倍兵力抗击(六国联军曾经六七十万都没打过秦军二十万),老魏王惜命要留大部分的兵力保护大梁……
>> 4 <<
如果把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视作一间现代的公司。
秦国显然是一个领袖睿智、高管有才、价值观统一、内部团结、重视人才、沟通顺畅、工作高效、奉公守法又积极创新、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战斗力极强的团队。
而魏国是一个领袖迂腐无能、高管无才又狭隘、内部斗争激烈、机制流程陈旧腐朽、不守法度又无创新、为了个人利益的争夺聚在一起的战斗力极弱的团伙。
秦公司对魏公司的打击如摧枯拉朽,公孙喜一般的小人物,只是大厦将倾的炮灰罢了。
若非这一战,魏公司躺在百年的功劳薄上,还以为自己是最强公司、行业领袖呢。
现代社会,同行业有竞争的公司不光数不清,每天还有新公司在崛起。更何况,现在流行跨行打劫,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干的两个行业,却能够此起彼消。以前的创业者失败了大多还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如果到现在还没有危机意识,不与时俱进,不任用正确的人,不树立健康的文化,不用科学的手段去管理,到死都是糊涂的。
作为求职者,不想做公孙喜,又没有变革大才,趁早离开魏公司,谋求更好的发展吧。
对了,除公孙喜之外,另外晋鄙、新垣衍率领的两路大军,过河没多久就遇到秦军准备了半个月的埋伏,败得毫无悬念。信陵君冒死进谏要领兵二十万与秦军决战,魏王害怕丢失王权,不肯再出兵,河内各城听说后纷纷归降秦国。
就这样,魏国几十年前从秦国手中夺去的河内之地,又拱手还给了秦国。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怕弱,就怕不知道自己弱,亦不承认弱。
作者:Ena,80后,人力资源工作者,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个人订阅号用于分享职场故事、生活感悟、影视剧分析、书评、游记等。
微信搜索双印红日即可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