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具体的东西,而非宏观,同时尽量将宏观的东西具体化——我越发觉得,人与人能力的区分点,就是对具体事情的把握。
一
我有一个朋友,初中成绩很好,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当时他的老师就说,这孩子以后必定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这种学校。很理所应当的,这家伙中考很轻松地考到一家号称重本率99.9%的神级高中。于是,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以后基本上能够去到top10的学校,他也这么觉得。然后,高考之后,他却名落孙山。
好吧,其实我没有这样的朋友,这个是我编的,哪有重本率能达到99.9%的学校。
但是,说回上面的那个例子。你是否觉得有些熟悉?在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存在: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结果他并没有;大学学了一个就业率很高的专业,所有人都觉得他的未来一片光明,然而毕业的时候他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这两年每到高考之后都会有几个亲戚朋友问我选专业的问题,要不要选某某专业呢,这个专业以后就业率很高,那个专业我很喜欢,但好像不是很容易就业。每每这时,我都会反问一句:即便是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是99.9%,跟你又有多大关系呢?其实是没多大关系的,因为你无法确保你不是那0.01%。
就业率很美,但是与你何干呢?如果不能将关注点落到个人这个具体层面的话,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要将问题具体化到个人层面,而非整体。整体层面的意义是对整体而言的,并不是对个体。
比如上面说的那个例子,你考到了一所号称重本率99.9%的神级高中,但是你很清楚,如果你不努力,你也很有可能会成为那0.01%。为了不成为这不幸的0.01%,你就只能努力。
二
大二找暑期实习的时候,我去面试了一家招聘网站,当时面试的职位是市场部实习生。面试官问我:如果我现在让你去学校做个活动,目的是推广我们的网站,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了一下,回答说:我可能会去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策划一个活动;第二件事是找社团合作,让社团帮我推广;第三件事是利用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去传播。
回答完之后,我感觉还挺不错的。但面试官脸都黑了,而我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相信你可能已经看出问题所在了,我的答案实际上都是一些非常宏大的点,都非常空。每一个点拿出来,都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比如想要策划一个活动,那么要策划怎样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目的等等。
大三的时候,我听过华工的一位教授讲《大学》,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说:中国哲学多为结论性的东西,缺乏各种限定条件,比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没有论证。但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的东西,可以去为孔老庄孟的思想加上“约束条件”,也就是设置具体条件,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会三人行必有我师呢。
我们要尽量将宏观的、概念性的东西具体化,只有这样才有意义。
比如做产品的同学,在思考需求的时候,一般都离不开用户、场景。很明显,不管是用户,还是场景,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些非常宏大的东西。如果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不试图将用户、场景这些东西细化、具体化下来,而是持续关注用户、场景这种概念层面的东西,你觉得最终做出来的东西会怎样呢?
人生很简单,简单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人生又很难,难到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去坚持。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的悖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