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将笼子由原来的10m加高到30m。
第二天,袋鼠又跑到外面来了,他们便将笼子的高度加到50m。
这时,隔壁的长颈鹿问笼子里的袋鼠:他们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袋鼠答到: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不见成效了。
其实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可是当你问他忙些什么时,他却说不出具体的问题来,只说自己忙死了。这样的人就是做事没有条理性,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结果没一件事情能做好,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更没见什么成效。
其实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事情,要见成效,做事过程的安排与进行次序非常关键。
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懂得思考,把问题和工作按照性质、情况等分出轻重缓急,然后巧妙的安排完成和解决的顺序。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事前需要科学的安排,要事第一,先抓住牛鼻子。然后再依照轻重缓急逐步执行,一串串、一层层的把所有的事情拎起来,条理清晰,成效才能显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里分享给简友们“艾森豪威尔原则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自己的目标,确定事情的顺序。
这一原则将工作区分为五个类别。
A:必须做的事情。
B:应该做的事情。
C:量力而为的事情。
D:可委托他人去做的事情。
E:应该删除的工作。
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按以上五个类别将事情归类。
A:需要做。
B:应该做。
C:做了也不会错。
D:可以授权别人去做。
E:可以省略不做。
然后根据上面归类,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里做A类和B类的事情。即使一天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将最值得做的事情做完就好。
这些又被称为“六步走方法”,即挑选目标、设定优先次序、挑选工作、设定优先次序、安排行程、执行。
“自知是自善的第一步”。要想改善现状,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28240/7de398119e4aa1d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