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我们的寻梦环游记

我们的寻梦环游记

作者: 沈默20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0:16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写在今年春节的日记,整理后首发简书。

    近1700里路,风雨兼程,拖家带口,满载而归。在上海的时候,总觉得年很抽象,很遥远。年和我们隔着时间和空间,必须要跨越它们,回到家乡,才能在心理上真正走进新的一年。

    门上贴好春联,锅里蒸好带枣的大饽饽,家中正北方向挂上“影”(家谱),大年三十下午每家每户的子孙们去放鞭炮有请“老爹老妈”(祖宗们),给祖宗们和菩萨神仙摆好各式供品,红烛燃烧香烟缭绕,看完春晚后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一家人欢声笑语吃饺子,不时吃到硬币、栗子等,讨个来年发财、“利子”的好彩头。大年初一早上5点半多,男人们就开始拜年了,先从本家本姓走起,再到相熟的村人家拜年。老人们坐在家中,备好茶水瓜子,迎接晚辈们的祝福。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奶奶会在地上铺好稻草席,家里呼啦啦来一拨又一拨人,父亲带着儿子,哥哥带着兄弟,扑通扑通跪席对着“影”磕头,嘴里还要大声祷告类似“爷爷(叔叔),给你磕个头!奶奶(婶婶),给你磕个头!爷爷奶奶过年好!”之类的祝福话,爷爷奶奶连声应答,“好!好!嫩都好!”然后大家坐下喝点茶水聊聊天,吃点瓜子花生,场面甚是热闹和喜庆。年月流转,现在已经不流行磕头了,大家进门匆匆拜年匆匆去下一家,赶紧完成任务。

    今年过年,自我感觉我比以前成熟了。以前不明白这些仪式的意义,今年有了不同的感受。看着巨幅的“影”(家谱),那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见证。虽然我们可能最多只记到爷爷奶奶的名字,但是祖辈的姓名也不应该被忘记,每一年请出“影”的时候,仰首注视默读,问问老一辈家族曾发生的故事,都是一种纪念。如果有家训流传,那是更美好的了。曾国藩家族人员兴盛多有建树,其家训、家信等功不可没。《寻梦环游记》中,年迈的太奶奶Coco凭借一首“请记得我”的歌曲,回忆起了爸爸曾为她弹琴唱歌的动人画面,避免了年轻爸爸在冥界的永远消逝,最终一家人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团聚。影片中祭祀祖先的“亡灵节”、家中摆放的祖先照片等,都和我们国家的祭祖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大家庭今年初一中午吃团圆饭。做为家中老大,我爹端坐正中,为团团坐的我们讲起了以前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我们沈氏家族曾是高门大户,当时的府衙赐以“五世同堂”表彰,曾有过荣耀与辉煌。怎奈后世有不肖子孙,抽大烟荒唐度日,变卖田地、败光家产,真是中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到了现在这一辈,我爸兄弟三人,我还有个姑姑,只有我二叔家我弟一个男丁,还好我弟也生了儿子,老沈家香火有继。我们沈家并不重男轻女,对女孩子一样宝贝一样供给读书,我也对什么“一定要生儿子”之类的执念嗤之以鼻,但我还是理解老辈人的心理。有了男孩子,就可以把“影”一直传下去,如果没有男孩子,那么“影”就无法传承了,心中失落感在所难免。

    我爸和我二叔的大名和小名都是他们的老爷爷(可以说四世同堂了)取的,分别是“知足”、“常乐”,我三叔叫“永乐”,一直乐呵呵的,永远都是笑模样。我爸也挺容易知足的,心态平和,四平八稳,从不发火,对我和我妹儿一声都没吼过,对我急脾气的老妈永远包容温和宽厚。

    随着时代进步,风俗中很多我认为是隐含歧视女性之意的陋习正慢慢被抛弃。比如以前的大年初一,出嫁的闺女是不能回娘家的,因为会“妨”到自己家亲弟兄,要是弟兄们这一年过得不好,那可全赖闺女身上了。你说气人不。现在,家中没有亲兄弟的闺女们可都大摇大摆回娘家拜年了,感觉一个字爽!俩字倍儿爽!但是有兄弟的闺女们还是很宽容低调的,默默忍一两天再回。

    农历年过了,2019年才正式从“明年”改为“今年”。我期待更美好的2019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寻梦环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gt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