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这本书总算是梳理完了,进入最后的总结部分。
不管何种形式的会议,最好还是少开会,开短会。
研究者曾经对会议作出五点分析评估:
(1)一些单位至少有1/3的会议是可以不开的
(2)在应该开的会议中又有2/5的会议由于重点不突出、方式僵化陈旧、主持者能力水平等原因,并没有起到会议的应有作用;
(3)如果再扩大范围进行整体分析评估,许多单位1/4的会议可以不开;
(4)其中,约1/3的会议效果不佳;
(5)在会议总数中,约1/2的会议开得时间过长。
会议只有少而精分量重,要求严真管用,才能引起重视。正常情况下,重要的会议一个月开一次就可以了,不太重要的会议半个月开一次也就够了。工作任务比较重的单位,一周开一次例会也可以,但一定要内容充实,时间紧凑,主题集中,争取一个小时之内结束。每次会议都要有明确要求,有概括总结,不可各说各的没结果。各种会议要按时召开且不延时,开短会开管用会,讲短话,讲真话,讲实话,讲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话。
党政机关的会议分为一类会、二类会、三类会、四类会。一类会的计划管理应当非常严格,要从严从紧控制,经上级机关批准才能算数。二类会也不是想开就开的,若不十分必要也不能开。没有特殊情况,每个部门一类会一年只能开一个,二类会一年最多开两个,三类会、四类会也要有具体的数量限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设定下降的幅度,不能出现反弹增加的趋势。
当然,一些特殊的会议、紧急的会议该开的必须开,不一定完全按计划行事,没有计划也要开。
加强会议管理也要从实际出发,按辩证办事,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会议不是越少越好,会议太多是虚热病,会议太少是伤寒病,该开的会不开便是失职,会议是一种法定职责和法定权力。同样的道理,会议不是越短越好,讲话不好越短越好。开会和讲话不能为了短而短,不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了短而开短会讲短话,也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