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国传统求职市场的高峰期。
应届毕业生踌躇满志,散发着强烈舍我其谁的new fish味道;各行业年轻白领着急跳槽,继续寻求登上人生巅峰的途径。
但最多的还是像诸位一样,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群(工作使我快乐,yeah baby~)。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应及时确定自己职业规划的经典电影,《时尚女魔头》(《穿普拉达的女王》)。
安迪(安妮海瑟薇 饰)从一个职场菜鸟,脱胎换骨成一个八面玲珑的职场白领。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却发现从事职业与原设想背道而驰,最终果断放弃千万女性向往的工作,选择自己最想走的道路。
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安迪的职场转变过程,以及电影中各人物找到自己的影子。
但祥子想说,当你看完之后,并不须要羡慕安迪的happy ending,也不用对女魔头米兰达(梅利尔•斯特里普 饰)略无人道的铁腕感到厌恶。
职场的选择,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而当我们深陷其中、被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左右后(比如奶粉钱),也会对他们的处境深有体会。
有朝一日,我们便成了他们。
这种体会,会随着职业生涯的进程慢慢加深。行内人看门道,行外人看热闹,仅此而已。
下面就请对号入座。
首当其冲的,就是进击的安迪。
初涉职场的安迪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里外都散发着小白(俗称傻)的气息。
外在着装。
身在时尚圈,穿衣打扮随心所欲,与同事、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这像不像刚入职场的你?房租没有着落、工资需要一个月之后发,哪里有钱买衣服、买包包?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内在是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上。
老板安排的计划一大堆,计划1还没头绪,计划10就已经开工了,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这期间,你还要给上级端茶倒水、忍受着白眼与嘲讽,以及暗藏的职场潜规则。
久而久之,内心愤懑越积越深,最终到达临界点,像安迪那样爆发。
事情做对了,好像是应该的,她连谢谢都不说
但如果事情做错了,他就是个巫婆
还口口声声为自己辩护这不公平!
但是老司机告诉你:年轻人,别冲动,现实点。这仅仅是让你完成工作而已,并不是让你去炸碉堡。
别人能完成的工作,你凭什么不能完成?
老司机还告诉你,不要认为自己是应届毕业生,用不熟悉工作给自己找借口(不熟悉要你何用)。
也不要为自己辩护不能光看成果,还要看努力过程,天真的向领导换取同情心。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因为在利益至上的公司,以结果为导向就是一个不二法门。
公司不养闲人,请切记!
如果领导说没关系,慢慢来。你可千万别当真啊!
当然,也有客观原因,但这些原因关领导什么事?
他们把工作吩咐给我们,也仅仅是做本职的工作而已。
如果人人都像安迪那样抱怨、找借口,公司成什么样了。
还想为自己辩护的话,那就请shut up,有委屈憋着。
产生这样的结果,那只有一个原因:你是被迫的。在你心中,这仅仅是一个工作而已。
你不知道这里的员工的艰辛,更糟糕的是,你根本不在乎。在这里,更多的人是热爱这份工作。
祥子对这句话举四肢赞成!
接下来安迪的发展,用小脑也能想出来。
开挂了的安迪挤掉上司艾米莉,荣升第一助理;跟着女魔头参加巴黎时装秀;还成功勾引大学时代偶像,一个能让自己实现写作梦想的大作家。
随之而来的,是几乎每个男女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安迪因为工作,忘记了男友的生日,这导致两人的感情产生了裂痕。
这真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问题。
经历过的深有体会,没经历过的会有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安迪不是把工作当成生活,而是工作倒逼成了生活。
前者是主动,后者是被动。
而且,解决的方案真的不多:要么果断换工作,要么继续硬着头皮静观其变。
但对于生来就是强人性格的朋友,换工作只是一个缓兵之计而已。
总之,理解万岁吧!
委屈了就往自己肚子里吞行了
以安迪为代表的人群,一般情况下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艾米莉。
艾米莉对下级安迪虽然尖酸刻薄,但仍能不遗余力的将工作方法传给安迪;即便自己被安迪顶替、在马路上被车撞翻,柱起拐杖又是一条汉子。
讲真,祥子对艾米莉的感触比安迪要深很多。
请忘记艾米莉玩命减肥只为了去巴黎,也请忘了她钟爱各种昂贵的衣服包包。
在她的职位上来看,这些都是工作的需求。
艾米莉所代表的人群,是一帮为了工作能迸发出巨大热情的群体——工作狂。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工作之于他们,并不是简单的赚钱养家的工具,用老司机的话说,这也是一个梦想。
他们服务的也不单纯是一个公司,更多的是服务自己。
这样员工在每个公司都应该受到重视。
艾米莉的进化版,就是老司机、老黄牛奈杰尔。
他和艾米莉一样,对本职工作倾注了巨大热情。在女魔头身边蛰伏了18年后,终于有机会决定自己的生活了。
或者,从本质的意义上来说,此时的奈杰尔是艾米莉和安迪的结合体。
这也是《时尚女魔头》从另侧面强调“选择热爱的行业”这一命题。
但社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老司机奈杰尔,还是倒在了潜规则面前。
这个潜规则的制定者,就是职业的究极进化版,大魔头米兰达。
对于米兰达这个人物形象,观点见仁见智。
可以说她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女魔头,也可以评价她为潮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为业界大佬,本身就自带议论属性,她并不能被我们每个人接受。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米兰达和艾米莉、奈杰尔一样,都是非常热爱自己职业的一类人。
而且,在她那样的一个年龄,对工作的热情不亚于任何一个年轻人,仅凭这一点,米兰达值得我们一敬。
而且,看似光鲜亮丽的领导,背后的承担的压力也更大。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时尚女魔头》是一个三观正、大家喜闻乐见(俗套)的happy ending。但毕竟你我不同,当真正把自己置于职场或者生活之上后,有的人“幸运”的成为了安迪,其他人活成了她的同事。
比如一心扑在时尚圈但每天胆战心惊的艾米莉;比如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奈杰尔,守了18年后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最终却功亏一篑。
虽然电影最终是给“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职业”这个终极目标背书,但不可否认,电影的中的人物或者职业选择影射到现实中,并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
换而言之,安迪的 happy ending 只是最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
但当我们真正身处艾米莉和奈杰尔的职位时,于自身而言,并不见得像电影传达出的那样颇为尴尬。
职业选择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是,无论做什么职业,并不要求像《寿司之神》中的二郎那样,择一事,终一生,但也应该像《时尚女魔头》各人物一样,选择热爱的,热爱选择的。
前者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