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当从男性入手】
【“鼓励生育”当从男性入手】让男性享有更长的产假,会让女性有更好的生育意愿,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企业也不再有针对孕产妇的隐性歧视。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但这肯定会对鼓励生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只有整个社会,都能站出来解决职业女性与母亲的身份矛盾问题,而不是将这种痛苦和残酷,视为性别的理所当然,女性才能心甘情愿地享受为人母亲的痛与乐。孩子不是某一位女性的,他们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
一、男人,需要更长的产假
前两天,看到人民网的一则新闻:华南师大教授建议,为让女性愿意生二孩,应该把她们从工作岗位上解放出来。建议女性休满一年产假,在家全心全意带孩子。
网友们纷纷不愿意了,“这是要断女性的职业路吗?”
其中最高赞的评论是:“建议女性休半年,男性休半年,减少女性就业歧视。”
女性休一年产假,意味着什么?
一位职场女性说:一切变得太快,没人愿意等你。
还记得姚晨吗?当年凭借《武林外传》里的郭芙蓉成为喜剧新星,排行榜长年占据第一的微博女王;到今天,她却站在舞台中央说:我没有戏可以接。
从成名到今天,奋斗了12年,姚晨终于不红了。
只是因为,她生了二胎。
在一期《星空演讲》上,姚晨演讲的主题是:中年女演员的尴尬与困惑。
当红时的她,是人挑剧本,挑来挑去,终于遇到满意的戏,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时,她和经纪人同时怀孕了。整个团队只好跟着一起休了产假。
3年后,孩子长大了些,姚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又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时,她和经纪人,又同时怀孕了。
上天就是这么可爱。事儿就是这么忖。
5年生了2个孩子,让姚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但她也决定,再也不生娃,要放开手脚,真的大干一场。庆祝新公司乔迁之喜那天,最后一名员工,抱着纸箱离职了。
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年近40岁的女明星姚晨突然明白,人生有些东西,是无法重来的。
确实够尴尬,也足够困惑。
二、因为生孩子,女性错过了什么
人是没有分身术的,女人也没有。
我的朋友安姐,是一家外企的销售顾问,年薪30万,绩效经常排前几名,很受老板重用。
前几个月,她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因为工作出色,上司帮她争取到公司仅有的一个培训名额,只要出国进修半年,回来就能顺利晋升高级管理层。
雄心勃勃想打进高层的她,根本不敢生孩子。
但明天和意外,总有一个先来。
不久她就发现,自己竟然已怀孕6周,她一下子懵了。冷静下来,还是慢慢接受了,毕竟孩子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
计划被打乱,女强人和好妈妈这两个身份,她只能选择一个。
回到公司,她告诉女上司放弃培训名额。亲自栽培了她5年的女上司,只说了一句话,你不知道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机会吗?
之后生完宝宝,安姐发现,自己的全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老公工作太忙,公公婆婆又不愿意离开老家。为了多陪孩子,她放弃原来的工作,换了岗位,做月薪只有4000的文员。
我问她,这落差你受得了吗?她说受不了也没办法,为了孩子,只能牺牲自己的事业。
今年35岁的左菲菲,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她说,“我的同事里,几个女性领导都是在生完孩子6周后就上班了。因为她的位子不能缺人,一旦她不在岗位上,公司就会找人顶替她,也就是说之前的努力都可能归零,一切从头开始。”
女人生孩子,就像赌场上的“晒冷”,意味着事业身材相貌全部筹码押上。
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气魄?并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当手里有一定既得利益的时候,后面的选择就会受到束缚。
前面拥有越多,后面就越难以舍弃。
对于职业女性来说,事业是一场长跑,怀孕了就不得不停下来,跑得越远的人,离场时越不甘心。
但没得选择。
三、生育的风险,没人替你买单
前几天,广东电视台报道,在中山东凤镇一家电器厂,从事质检员2年的孙女士,她在怀孕6个月后,被工厂通知调岗。
工作环境大有改变,最炎热的8月,在新岗位上,别说空调,连风扇都没有。更令孙女士无法接受的是,自己的工资从3500一个月,降到1700元,少了一半。
阿白今年30岁,一直在西安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公司知道她怀孕后,前后七八次找她谈话,意思无非都是让她走人。
阿白当然不肯。可是公司不仅停止了她手头的所有工作,扣除她当月工资的20%和年终奖,还把她从各个工作群里都踢了出来。最后还以她不服从公司安排为由,要将她调离原先的人事岗位。
阿白说:“我一个孕妇,调我去生产部当工人,那边工作强度那么大,这不就明摆着逼我离职吗?”
这些公司的做法显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怀孕女职工固然有权利去告公司,但和公司撕破脸之后呢?原公司肯定很难再待下去了,大着肚子,又没有新公司肯聘请。
最终为生育买单的,还是女人自己。
即使没有怀孕,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在劳动力市场上,都有很大几率受到歧视。
做了7年人力资源的钱月,说起了HR圈里心领神会的段子:来面试的,只要是女性,都会被人事部默默地被贴上各种标签。
女性还没生孩子,是“以后要请婚假和生两个孩子产假的定时炸弹”;
生了一个孩子的女性,“是随时生二胎的定时炸弹”;
已经生完二胎的女性,额头上写着“我有两个娃,哪有精力工作”。
生育风险,不仅在于妊娠高血压、糖尿病、难产流产这些身体上的风险,也会有调岗减薪、变相辞退、事业停滞等职业上的风险。
生孩子,就像是职场路上亮起的黄灯,该冲还是该等,结果都由女人自己承担。
时过境迁,等你生完孩子回来,早已经物非人也非。机会错过了,拼命的资本也没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只剩无可奈何了。
四、让男人为生孩子分担更多的风险
前几天关于生育的话题是吵得沸沸扬扬。各种天方夜谭的论调都有。
同样的问题在日本已经存在多年。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曾经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把生不生孩子的决定权交给家庭。而我们应该为生育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也确实正在努力。前几天就有新闻报道:面对持续低迷的人口出生率,辽宁、湖北、新疆等地出台了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延长产假时间,二孩产妇产假可延长至6个月。
其实,早在去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很多省份都调整了产假。在某些地区,女职工可享受最长的产假,可达190天。除了产假,还有30天到3个月不等的生育奖励假。
生三胎,每胎休大半年,用人单位还敢招年轻女性吗?即使招了,敢把她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吗?而且生孩子越多,休假时间越长,女性重回职场的障碍将会越大。
放开三孩、延长产假,对于工作稳定,事业心不强的女性来说,是福利。对于真正追求事业的女性来说,是噩耗。
作家丁阳说,女性在劳动力市场越不受歧视,生育意愿就越强,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大家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男人在生儿育女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就是贡献了一颗精子,好点儿的会赚钱养家。但这还不够。女性在生育中面临的风险,必须要让男性一起来分担。
比如,延长的男性的陪产假。在我国,男性的陪产假通常只有15天,在某些省份甚至只有7天。
延长男性陪产假,可以减少企业只针对女性的隐性歧视,分散风险;让丈夫有更多时间在家帮忙带孩子,会让女性有更好的生育意愿。
男人们必须认识到,在现代家庭里,男人的角色不仅仅是个养家糊口的人,还是父亲,是丈夫,必须对生儿育女这件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为时至今日,女性挣钱养家的角色在加强,分工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妨看看德国的经验。男人陪产假延长开始,只有3.5%的父亲愿意休产假。两年后,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21%,现在已接近30%。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陪产假的延长,还明显有助于让男人习惯父亲的这个角色。数据显示,休完产假后,德国父亲平均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减少了4小时,而他们每天花在照料、陪伴、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增加了1小时。
相对于不休产假,休产假的爸爸更愿意多陪孩子,做家务也更积极。
毫无疑问,这对鼓励生育绝对是高招。
五、我们谈太多女性事业打拼,谈太少男人回归家庭
有一次参加大型论坛,董明珠和几位男性CEO一起被采访,男性CEO被问到的,就是关于利润、关于管理的问题。
而她被问到的,就是:你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她坦言,自己在工作上投入太多,母子交流肯定会减少。“这个和谐实现不了。”
我们谈太多的女性独立、自强,但很少谈及男性应该回归家庭。倒是“君子远庖厨”“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论调大行其道。
新时代对女性的要求,一边是“职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一边是“妈妈”,肩负对孩子的责任。
这是一个非善意的谎言和真实两难的问题。人的时间、精力、耐性是有限的,消耗掉,就没了。我们得承认,上班和带娃本来就是互斥的,没法两全,不可能兼顾。
当女性已普遍走出家庭去社会打拼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女性生育,不是去打鸡血,多给几天产假,高喊加油努力,让她们自己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而是让更多的男人,她们的丈夫,有条件、有意愿回归家庭,在生育这件事上,让男性多分担。
二孩妈妈琴琴说,曾经自己生完大宝后,就像死了一回,发誓不再生二胎。但坐月子里,丈夫细心地给她擦身子,主动给宝宝换尿布、洗衣服,夜里爬起来喂奶,这些都让她后来改变了主意。
丈夫帮带娃,胜过所有催生的骗话。
【“鼓励生育”当从男性入手】丁俊贵
2018年9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