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写作是挤奶,读书是吃草。读书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从小到大,笃信这个道理,所以每当“文字荒”时,便去寻觅精神食粮,希冀恶补之后像牛一样,才思喷薄而出,每每尝试,皆有所获。然而,此番折腾许久,却是无功而返。
为写而读,读书有了目的,简单之举也仿佛披上光环。
最近又无主题可写,征求朋友圈意见后,写了一篇《夏天来了,头发乱了》,却被众人评价为“闷骚”,不敢投稿,也不再继续寻求“指导”。想到了最便捷的写作途径——谈读书。苦于家中皆是儿童文学,即便写出一篇才华横溢的书评,恐怕也会因为“冷僻”而被打入冷宫,遭受无人问津之苦。为蹭热点、凑热闹,成为合格的“乌合之众”,便去网上寻觅流行图书。
然而,苦苦搜刮近两个时辰,精挑细选、权衡再三,才选出两本相对“有用”之书。一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只为参加“谈写作”近日发起的讨论话题,选中此书肯定有它的道理。常言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发表意见之前总得认真研习一番。
另一本,丰子恺的散文集《活着本来单纯》。冲着书名较为“单纯”,也因为最近写的文章屡屡被“散文”专题拒稿,不得不萌生出重新向大师学习的念头。模仿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其埋怨他人无知,不如努力强大自己。
依据个人经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值得品味。此前读过塞缪的《局外人》之后,受其语言影响,行文开始使用简单句,获益匪浅。之前一篇《简单,其实就是不简单》,就是解读了如何通过简单句写出不简单的文章。
带着问题阅读,欣赏大师作品,效率自然高了不少,也顺便记住了主要内容。另外,一举多得,还可以就书论书,写出几篇心得体会出来。
因读而写,文字有了指向,一字一句都好像有了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无穷宝贝在其中。除非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凡有点“认真”精神之人,读书之后定然或多或少有些想法。口直心快之人,还会写点儿什么出来。而且,但凡名家作品,自有她的美妙之处。
哪怕只是被优美文字折服,忍不住也要表达一下对作者的赞美。哪怕只是被书中人物精神震动,感同身受之余也许想讲讲自己的故事。哪怕仅仅是被其他读者的推崇误导,阅完之后定要反唇相讥讨个说法。再哪怕,真的如我一样,纯粹是为了参加讨论话题做的功课。
许多时候,读书之后,写作便有了方向。不知写什么主题时,读书给我们指引。知道主题却不知如何去写时,读书会告知方法。比如论文,先开题再找资料,然后逐步填充,最后雕琢修改、去除痕迹。天下文章,万变不离其宗。
读书如此重要,然而该读哪些书籍,却成了问题。如果无人推荐,选书将成为比写作还要困难之事。两个时辰才挑到两本书,而换作去写作,恐怕写出一两篇杂文,应当不在话下。
为写而读,还是因读而写,仿佛都打上了功利的标签。
如今,读书成了“不纯粹”的学习。要么是为了引经据典需要,要么是想抓住某些热门,要么就是为了验证人云亦云,原本的主动选择成了被动接受。
写作也好像失去了本来面貌,要么是为了通过专题审稿刻意修改,要么是为博得喜欢千篇一律模仿,要么就是“朋友圈式”的记流水账。不禁怀念起了小时候,读书很纯粹,写作很单纯。
起初,阅读没有目的性。学校里,老师要求读什么,便会读什么。就连课外读物,也是指定内容,甚至具体到了哪个版本。那时选择虽多,但有人指导,因而省却了动脑筋的麻烦。
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什么题目,写时肯定不会“越轨”,散文不会写成小说,记叙文不会少了四大要素。长大一些,识字多了,便不再满足“受人指使”,有了更多选择方式。
后来,喜欢上了逛书店。书架上,崭新的图书散发出浓浓墨香,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分门别类整齐排列。漫步其间,邂逅一缕清香,或是收获一餐惊喜。那时没有“选书难”的困惑,一见钟情胜过一切“编辑推荐”。
作文课上,不再单纯相互模仿,老师布置一篇“我的XX”,却要写出“我心爱的小手枪”。高考作文,不再限定题目,看图说话,展开想象,写作成了最为得意之事。
读书也好,写作也罢,都是为了觅得“知音”。有无目的,是否功利,能够坚持,就该鼓励。
读书写字、写作读书,周而复始,反反复复。早晚可以找回“初心”,迟早能够认清自我。多给自己时间,多来几次尝试,自会发现其中奥秘。如若不然,可以向孩子学习,找到“最纯粹的初心”。(前作供参考)
所以,尽管去读、尽情去写。曲高和寡又有何惧?专题拒绝又有何妨?
问问自己,应该阅读哪些书籍?写出的文字最想被谁看到?
想明白这些,也许你便懂了如何写作。
网友评论
写作是觉得文字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聊天倾诉。
可以说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当你阅读书籍多,你会发现词语的运用和体会更深刻,比较容易“感同身受”。这样写作时就能比较贴切地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内心所想。
但是看何种书能提高写作能力,我还真没注意过。阅读和写作都是随心而定,顺其自然。刻意的话总容易先入为主。
不管写作是何种目的,只要文字是有温度的,就好。
不管阅读是因为什么,只要心情愉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