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很久以前,便觉得二十五岁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个分界线,所以就暗中决定,二十五岁一定要结婚。
二十五岁,该不该结婚?

在光怪陆离的大城市二十五或许被认为结婚太早,也或许大多数的人挣扎在生存线上,都没有想过要结婚这么早;但是在关系亲密又粘稠的小镇,二十五不结婚,你就像是梁上的跳骚,一群人指着你看,那种眼神像是在看外来生物,让人极其不自在。
更头疼的便是父母压迫式的逼问,你和谁谁谁又打电话没?谁谁谁给你发消息没?你们打算以后怎么办?要不你们分手吧,我觉得你们不行……他们会将你的隐私全都扒出来,不留一点。
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让我觉得每次回家都是一次上刑。
父母总会担忧并未发生的事,一句为你好就会将你所有的反驳的理由全部堵死,可是,真的是为我们好吗?
此时的‘为了你好’不像是一种爱,到像是一种攻击。
问了我父母,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不结婚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
他们的回答则是你结了婚,我们就不操心你了,安置好你们,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家长总会活在自己设置的剧情里,你到了年纪就该结婚,不结婚他们就得操心。

可是,结婚不是生活的终结。结婚以后生活的主角终究是自己,自己才是生活的支配者和享有者,倘若因为结婚变得不快乐,那又为什么结婚,难道只因为年龄越来越大,选择就越来越小而过度担忧吗?
那是思想的固化。
我是不相信先结婚后恋爱这种逻辑关系的,随便嫁给一个自己并不太熟识的男人,还要相信会与他日久生情,那是世俗之见。
人要忠于自己,生活更不能侥幸。
这种感情之所以能得到满足,说到底不过是衣食无忧的满足,财产殷实的骄傲,受人羡慕的愉悦,家庭美满的得意,一切都是那样的顺风顺水,可是内心是否真正的快乐是不会被外在的光鲜所掩盖,即便是,也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虚荣。
见过太多因为不了解而仓促结婚的人,不能说过的不幸福,只是婚姻中少了太多的情趣,像两个陌生人,要培养一段亲密关系不是一两月就可以完成的,婚姻不是过家家,一旦发生矛盾,那问题的源头又是什么?

我也不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多少还是有目的性的。但是如两个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相见恨晚,看月亮看星星,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两人三观一致,父母彼此乐意,双方又甚至欢喜,结婚自然顺水推舟,这里无关乎年龄。
听到最多的还有,你看谁家的孩子嫁的人那么有钱,那么有本事,给她家人买了好多好东西。
我小时候的一个朋友,十八岁不到便嫁了一个很有钱的人家,而我的十八岁还在苦读书。她的公婆说了,生一个孩子给十万块钱,家务活不用做,只管照顾好孩子就行。原以为会过的像富太太一样,结果一次偶然的见面我发现她比我还要苍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那时的她年纪也不过二十二岁。
我不认为婚姻带给了她幸福,恰恰相反,我有些怜悯之心在里面。反倒庆幸自己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结婚。
若是结婚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也不能站到道德的制高点批判,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还是要问一问自己的心是否愿意,如果不爱,千万富翁也不嫁,如果爱,百万富翁也嫁。

有爱才是想要结婚的常态,不是说年纪到了就该结婚,认清楚这一点,心态自然不会焦虑。
倘若已经找到对的人,经济又得到了自由,思想又做好了承担一个小家的准备,不是因为别人的催促,而是彼此之间有爱,结婚自然而然地发生,自然也会让一个人比原来的自己更丰富也更充盈。
若问还要相信或是憧憬爱情吗?
——当然要了,当然要相信和憧憬爱情。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不会因为某个人迟迟不来而丧失它的光彩。所以恋爱没有定时,结婚也没有定时,享受当下,快乐最好。
每个人的爱情观,都有自己的秉性,所以因人而异。
还是要相信爱情,随时都可以结婚,不要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年龄,只要不捆绑彼此,给彼此空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支持,相互携伴而行,结婚能让两个人幸福快乐,那就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