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籍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附思维导图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附思维导图

作者: 奔跑的青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23:24 被阅读0次

参考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总体来讲这本书很值得一读的,虽然其中部分章节有些啰嗦,但还是解答了我读书前的疑惑。总体感受是,一定要做书的主人,对自己有所要求。通读下来,主要有主动阅读、分类阅读、分层阅读(书中核心)三方面想分享给大家。

一、学会主动阅读

01 读前提问,书中找答案

在阅读一本书前先从四个方面提问:

分类主题:这本书属于哪类?整体在谈些什么?

脉络内容:我称之为骨架和血肉,即整本书的架构如何?主要讲了哪些重要细节?

道理:这本书是否有道理?是哪些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都有道理?

意义:这本书对你来讲,有什么用?这是增进你和书之间链接的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借此列出践行清单并执行。

02 做自己的笔记

笔记种类有很多,结构性笔记、诠释性笔记、评论性笔记、主题类笔记。这四类都是区别于我们平时随手记的笔记,更加系统、更有助于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

同时,做笔记也有很多方法,比如重点下划线,空白处笔记,加星号、在空白处统一记录重要知识点和页码,以便系统梳理知识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完成任务。

03 总结思考

笔记通常是作者的大脑向你传输的信息,在读完书后,需要停下来回顾笔记的同时,问自己,一开始的四个问题,是否已找到答案了?分析下有没有其他的思考和启发?只有学会主动的思考和分析,理解整本书,才算是真的为你所用了。

二、分类阅读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两个疑问:不同种类的书该如何阅读?怎样能高效、快速地读书?读完下来,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分类阅读简要回答了。

阅读目的不同,可分为消遣娱乐、获得讯息、追求理解力三种。前两种只能是满足一时的好奇心,获得快感、知识量的增加,但无助于阅读技巧和心智的增长,因此无需花费太多心力。

书籍种类不同,可分为虚构小说类、说明性论说类两种。而说明性论说类作品又可分为理论性书籍和实用性书籍,前者强调知识、理论的获得,后者强调教你如何去做的方法论。本书就属于实用性书籍。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个深深的体会就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逐字读,需要看书的种类和读书的目的。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然后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许多书都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一下就行了。

三、分层阅读

这也是本书花大篇幅重点写的部分,是本书的核心。

按照阅读层次,读书依次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高层次包含了低层次阅读。

01 基础阅读是为了能够认识和有能力阅读所有读物,可以提炼转化知识,比较不同书中的观点。是所有阅读层次的基础。

02 检视阅读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阅读的层次,主要分为两步骤:

1 系统的略读、粗读,通过书名、副标题、序、目录、索引、作者介绍、重点篇幅及段落、结尾等部分来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类型以及在讲什么;

2 粗浅的阅读。从头到尾通读,对整本书的内容、架构有大体的认识,不纠结于部分的不理解。

03 分析阅读,我理解算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性阅读、诠释性阅读、评论性阅读。

结构性阅读,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搞清分类和主题、概括整书内容、通过理清文章脉络和关系拟出大纲摘要、总结问题。

诠释性阅读,通过找诠释作者的关键字和关键句来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意图,与其产生共识。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书中的逻辑关联及整书的基本论述。同时确认问题是否得已解决。

评论性阅读,更多的是读者的角度来看待作者及其作品。从评论的礼节和态度上,建议读者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理性表达,不争强好胜,学会区分知识和观点,尊重差异。从评论的基本立场上,如果不统一作者的观点,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切磋: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分析不完整。强调客观性,更容易双方的有利探讨。

04 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指,对于同一个明确的主题,读两本以上的书。抛开书之间的边界,以主题为单位进行阅读和探索,是一种更高阶的阅读。

主题阅读的方法论,仍然是结合了前几个阅读层次。通过检视阅读、分析阅读来筛选书单、确定主题、统一作者语言、弄清读者问题、理清作者间的争议,确定相关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

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大部分无益于提升心智的书籍在检视阅读部分就已经终止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附思维导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tz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