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从小知道余光中,便是因了这一首叫做《乡愁》的小诗。曾经小小的我经常坐在门前的石阶上,一遍遍幻想,那该是怎样一个白发苍苍的长者?那该是怎样一眸望眼欲穿的眼睛,那该是怎样一种望而不得的深深惆怅?
后来,我们村陆续有寻亲回家探亲的长者。有一个是叔父家的舅伯,年幼随军征战,对家乡只有模糊的记忆,只记得儿时屋前不远处有一个好大的土疙瘩。后在北京做了官,探寻多年,终于回到家乡,见到一大群新鲜而陌生的亲人,在亲人的陪同下见到了梦中的土疙瘩,在族谱中见到了自己的名字。
是啊,我雄起,我发达,我落魄,我飘泊,又有谁会在乎?又有谁看见?唯有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记得,唯有与我血脉相连风餐露宿的那一家子人会永远将我珍藏,不论我是生是死,是荣是辱。就算是死,侄儿辈有了多的男丁,总会在我的名字下为我继下一个儿子,为我永续香火。
这便是一个人的根,中华民族的根。上面这位因战争离开故土的长者,固然还能寻得亲人,重回故里,但又有多少人以为只是偶尔的离开,却造成了永远的天人相隔。昨天还能回家与母亲顶撞,今天却只能在梦里遥望。那种恨,那种痛,岂是用三两句言语道得清的?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那落寞的心情;听听那冷雨,是家乡青瓦上那溅开的一地潮湿;听那冷雨,是敲击在耳畔那最原始的打击乐;那冷雨,是经年不去萦绕在心的那一丝温暖;冷雨,是坐在台中的那一室孤寂;雨,是母亲留给我的所有内容,哺育我长大,让我经历飘零,幽禁我于一间陋室,生死不复相见。
一、乡,是他的情感归宿
与余光中先生一样离开大陆到台的人,乡愁成了他们一种集体的情感体验。但表达这情感体验最出众的,却是余光中先生。
关于余光中艺术上的“多妻主义”,关于余光中的政治见地,我们都不想多说。因为余光中就此一首《乡愁》,引起海峡两岸同胞长泪同涕,甚至两岸三地(或四地,还有澳门),乃至散布于全世界同胞掩面而泣,就足以瑕不掩瑜。同饮一江水,同流一腔血,因为同一场纷争,有人留守,有人出走,有人逃离,不过是一种特殊时局下的无奈选择,哪有什么对错?
留下的不一定全部是孝子,出走的也不一定是逆子,逃离的也不一定是贼子。无论在哪里,他们都带着母亲最初交给他们的那个包袱在生存。没有一刻会忘记,也没有一刻能够忘记。
只不过,孝子是简单而幸福的。他们无需忍受分离,不必承受避无可避的风雨,总会有母亲的怀抱。但同样必须接受母亲要打便打要骂便骂,愿爱便爱愿亲便亲的琐碎。
离开的孩子,不必忍受母亲的繁琐唠叨,但必须独自承受风雨。离开的孩子,不管是如何离开,当回来已成为不可能,母亲的好母亲坏,就都成了永远的怀念,就成了生命里那颗最甜的糖。
书中《万里长城》一文中讲道,“他”随意翻报纸,看见基辛格和一票美国人站在万里长城上,竟然像是被谁当胸捶了一拳,还说他们“大模大样”、“亵渎地笑着”,甚至爆了粗口:“什么东西,站在我的长城上!”
这种吃醋不免孩子气,但哪个不能与母亲亲近的孩子,看见别人亲近自己的母亲,不会生出这般恨来呢?
从《万里长城》到《听听那冷雨》,篇篇都是这种情感流露,对家乡的渴望,对故土的怀念是余光中先生的最终感情归宿。
二、愁,是他的灵魂束缚
这本散文集共收录了28篇作品,这都是余光中先生1971年从美国回台后,三年中所写。这里不仅有最具余光中特色的乡愁作品,更有一些生活小品(如《蝗族的盛宴》《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幽默的境界》)、诗评、影评、画评、乐评和个人经历记述。
虽然有很多文章写的是除了乡愁外,其它方方面面的事情,但是,其中永远逃不过一个念。这念便是对根的眷,对自己的愁。根便是中国文化,愁便是不能归根的失落。
在《云开见月――初论刘国松艺术》中,他提到了国粹派是孝子,西化派是浪子,还有一种人是浪子回头。他认为自己和刘国松都是第三种。
他说,浪子在反传统的旗下盲目驰突,备受孝子攻击,当浪子回头时,却又激起了浪子朋友的公愤。虽然腹背受敌,但甘之如饴。因为只有回头的浪子才是真正的孝子,他知道怎样重建家园。
这种出走后回归的心理,不仅是余光中先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更是自己灵魂的真正渴求。他在每经历一件事,每谈论一件事时,都会不经意的掺进这种情感,就如他的血液,已经深入每一处骨髓。
譬如在《汉江之滨――记第二届亚洲文艺研讨会》一文中讲到,他受邀参加韩国此次的研讨会的情景。他是第一个发言的,紧接着是韩国文学批评家李轩求。李轩求讲了韩国文化历经中国隋、唐、元、清各朝君临,吸收了佛教、儒教、道教的文化,又如何挣脱儒教的濡染与汉字的浸淫,引发了当代文坛传统与现代文比之争。余光中先生这时写道:
也许他们的困局比我们的更为艰苦,因为传统至于他们,半为中国古典。而现代经验之中,更今有亡国之痛,分裂之苦,与一次小规模的世界战争。
是啊,谁能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痛呢?我们想要移栽成活,想要在新的天地枝繁叶茂,可是总是在不经意间思及故土,念其原根。那种思根念根,是在广阔的世界里永远也无法离开母亲天空下的一只风筝,根是永远的束缚。
三、雨,是他的心灵自由
余光中先生一生纠结的,就是离开,回归,归而不得。这种思乡的情,文化的根,是他一生的牵绊,更是他走得开,走得远的底气。
雨,便是他从故乡到他乡,永远的陪伴。雨,一路打磨他,滋养他,使他心灵的大树得以吸收到根部的养分,适应异国他乡的气侵,得以任意舒展,生得枝繁叶茂。
中国文人喜欢写雨,余光中先生更是如此。“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滂滂沛沛扑来,忐忐忑忑忐忑忑”。春,雨是绵绵,秋,雨是潇潇;家乡的雨,是疏雨滴梧桐,他乡的雨,是骤雨打荷叶。
此中滋味,个人心境,不是一个没有愁绪的人能体会得来的,更不是一颗如死水一样的灵魂能够参悟的。
正是魂有了灵,便活了过来,心有了灵,便愁了起来。愁绪,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愁绪,就是一个人想要突破的起因;愁绪,就是一个人最终实现自我的动力。
在雨的滋润下,紧紧抓住根的余光中,他的心灵是自由,它能够纳世界之气为我所用,吐自己文化之馥郁。他的《变通的艺术――思果著〔翻译研究〕读后》,以及其他各种评论,都体现了这一点。
愁,是余光中先生生命的底色,但是这愁,并没有让他自怨自艾,自我禁锢,而是让他冲进疾风骤雨当中,感受那冷雨的光华,享受那暴雨的洗礼,接受了微雨的抚摸,最终让他成为一个能在母亲怀中安睡的婴儿。
一首《乡愁》,母亲接受了他,大陆接受了他。《听听那冷雨》,一听游子心,二听归来梦。
2007年,余光中先生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2010年,余光中携夫人及女儿出访江南大学,并受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余光中亲赴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参加2010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并专门创作一首纪念屈原的诗歌《秭归祭屈原》。
…………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89岁。29日,举行告别仪式,两岸暨海外文化界人士、亲友以及学生近千人齐聚为余老送别。
游子的心,游子的梦。魂是系在根上的风筝,情是长在心上的归路。安歇吧,你早己乘着你的情,千里万里地回了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