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电影《鲁冰花》,有句歌词“夜夜想起妈妈的话”,我总是听成“爷爷想起妈妈的话”,再加之又是部悲伤的电影,所有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部讲妈妈因故去世的电影,虽然对电影还有点印象,但这个想法到现在仍改变不了,因为这歌词的误解影响实在太深了。
小时看过一本连环画,内容全忘了,只记得名字叫《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我记了很多年的是“刘取担心赵汉卿”,完全就是两个人的故事,一个叫“刘取”,一个叫“赵汉卿”,而刘取非常担心赵汉卿。那个赵汉卿肯定发生了不得了的事,而且他们两个的情谊肯定非比寻常,因为前面还有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人谁不死,只有刘取对赵汉卿的担心超越生死而永存。就这样一直记了很多年,也给自己编过很多两人的故事。直到中学学习了《过零丁洋》,知道了诗句真正的意思,但每次想起这句诗,仍是先冒出两个人来。而且,以后又学到了关汉卿,这更是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赵汉卿”。再后来,看民国影视剧,一到少帅,听到“汉卿”两字,立即就会浮现小时就认知的那句诗。这诗句我肯定会记一辈子了,甚至有时会想,即使老糊涂了,什么都忘了,也不会忘了“刘取”和“赵汉卿”这两个人的。
小时还听过一首歌,每次只记得头一句,“长城外,古道边”,很多很多年后,才注意到是“长亭外”,一下子就很失望。虽然“长亭外”更贴合送别的意境,但“长城外古道边”更有气势,也更令人遐想。“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自古就跟边关古道、大漠孤烟相配,那种雄浑磅礴又孤绝的气势实在很吸引人,而“长亭”是什么,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觉得好绵软,虽然长大后是懂了,但完全破坏了小时的想像,感觉就像打碎一块水晶样打碎了我的童年。
我宁愿不知道正确的句子。
小时候的很多美好,长大后才发现是需要精心呵护的。我只是很庆幸在那时候没有大人来给我一板一眼地指正。因为我的自由想像,童年才能五彩斑斓,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仍灿灿发光。我幸运地作为一株野禾,自在成长,没有宋人来揠苗助长,也没人来矫枉过正,所以在看到现在有不少大人一直在依凭自己的意愿纠正着孩子,从小就要孩子学习端正的思想讲正确的话,真的觉得那些小孩子很可怜。
“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只有大人们安排的他们认为惟一 的那条路才是正确的。可是,大人们总是喜欢安排小孩子,全然忘了他们也是从反感被安排的小孩子过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