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今天选取的这首诗是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全唐诗》第一卷第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古题,汉陈琳、隋杨广、李世民、陆机等都曾以此为题,留下传世诗作。
乐府旧题饮马长城窟行,自乐府起就以表达妇人对自己丈夫(征人)的思念和牵挂。李世民以此为题,也与征人有关。战士戍边,将军凯旋,在这白雪覆盖阴山之际。既没有写战事之细状,如后人王昌龄的“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也没有表达对征人的哀叹,如后人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诗句里白描般讲述军队得胜而归,又暗含自己心中的高远志向和期望。仅“饮马出长城”,这一事古来又有几人能做到?
唐太宗李世民诗抒胸臆,映时事。关于本文的成文时间,有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和公元619年(武德二年)之说。前者说太宗驻跸灵州,有感而发。后者说太宗平刘金刚,在龙门关溜冰时有感而发(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旧唐书.太宗本纪》)。笔者倾向于前者,即公元646年。原因有,一则诗中表达凯旋,又说饮马出长城。国内战乱纷纷的619年,还没有登上地位的世民,也就是秦王,还正忙于平复地方割据势力,怎么会溜冰溜出一首明显说,戍边的诗句。其二,关于其中地名的考究。诗中提到了交河。交河这个地方,曾经是西域安西都护的所在,位于新疆。灵州,位于大概宁夏,也是古地,两者地位位置更加相近。而龙门关到了陕西和山西交界的地方,一条交河留这么远,想必也成为母亲河了,由此可见后者说法上有所矛盾。
灵州位置(晚唐)回归公元646年,看看那一年的太宗,假设用这一年的事情来反推,就不难理解诗中,太宗前有“饮马出长城”的举动,后有边境功名立的称叹了。西突厥割地求婚,五座城池换来一个大唐女婿身份,这五座城池里可是有龟兹这样可自立为国之地。薛延陀被唐和回鹘击破,余部投降,新可汗作了大唐的将军,薛延陀灭国。敕勒诸部十一姓朝唐,遣使入唐进贡(他们第二年尊李世民为天可汗)。高丽侵扰新罗,太宗欲议事讨之,停其朝贡。有一群人主动凑上来管你叫爸爸,还给发红包,另一群人凑过来拜你做老大。这种事情怎么能不直抒胸臆,来饮马长城外呢?相比之下,龙门溜冰就略显小气了。
后人绘图扬麾功名立,边境灵台仅需一介之士就可守护。这是多么强大的气势,也是作为当时的强国,唐朝的自信。虽然这首诗,李世民有抄袭杨广的嫌疑,但看在当时李世民还是黑帮老大,地区霸主的份上,也能被人称之为唐初大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