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顺顺从围棋课出来,就一直在朝我发脾气,嫌我没有把电话手表给他让他卷步数。我说你上着课呢,怎么卷步数?况且,你想要电话手表也没有十分强烈的表达,可能就简单说了一声:我的电话手表呢?我转眼就忘记了,也没往心里去。可是顺顺就不依不饶,弄得我很烦躁。
女儿柔柔在旁边看不下去了,说:他就等着你说行了行了给你买个东西吧。我问顺顺是不是这样,他抿着嘴笑了。
我说你要是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跟我说,不要曲里拐弯的,然后问他要啥,他说想要趣多多。我当然没有给他买,不能惯他这样的毛病。
但他这个行为我觉得挺有趣,小孩子无理取闹,很容易分辨出来,但是实际上,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是有需求不表达,总是先指责别人,指望通过指责别人,让对方感觉内疚从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
比如,我想要老公去打扫卫生,我说:我都这么累了,你怎么就知道斗地主!你能不能体谅体谅我,去收拾收拾家?正在打斗地主的他因为感受到了我抱怨的语气,于是不情愿地爬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又去斗地主了,我跑过去一看,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所谓的收拾就是把碗筷放到了洗碗池里,哎!抱怨、指责可能会推动人去行动,但是往往动力很小。
老妈也非常善用这招。年后她朝我唠叨,说我不应该要二姨给孩子的压岁钱,说我们不会办事,又列举了她怎么怎么对我们好之类的,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她应该是缺钱,想要让我把之前给我们的钱让我们再主动还给她。我有一刹那被内疚击中了,想要还给她。后来想明白了,这个时候还钱,她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觉得我就真的不会办事,我不仅丢了钱还赚不着好。所以,我当即决定,暂时不还!
看,抱怨和指责真的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还会起到反效果。真的不如正向沟通来得舒服。
如果顺一开始就跟我说:妈妈我想要趣多多,我可能会给他买,谁不希望他开心呀!
如果我朝老公撒个娇,说我挺累不想收拾但是家里很乱看着不舒服,他可能会好好收拾,也可能会拒绝说:我现在也挺累,明天早上再收拾吧,结果会更好。
如果我妈能好好跟我说:我现在钱紧张,能不能先借一万给我,我可能会贷款给她。
因为亲近的人本质上其实是愿意为了让对方开心而去努力的,但不是被抱怨和指责推着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