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回老家已经一个多月,这期间给外婆送过几次饭菜和水果。看着曾经独当一面的外婆,如今照顾自己已经很费劲,让我很心疼。,
外婆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外公在我妈十八岁便过世了,外婆一个人撑起一个家,照顾四个儿女,从未改嫁。
我会时不时从外婆和妈妈口中,得知以前的一些事。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家庭都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哪怕家里条件并不好,也不影响这个观念。外婆的奶奶也不例外,我应该称呼她太太外婆。
外婆有两个哥哥,特别是她的大哥,从小便被太太外婆宠着,家里好吃好玩的肯定是先给他。当然她两个哥哥对她也不错,也会把吃的偷偷分给她。
外婆总说,以前她妈妈都是偷着拿东西给她和她姐姐吃,如果被太太外婆看到,会被打。
家里其实并没什么吃的,条件很不好。吃饭只能盛一次,而且不能盛多。外婆的妈妈有时候就偷偷的把米饭压实给她,这样看着同样的量,能吃的更饱。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总是偷偷地?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候实在太穷了,六七十年代,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处于贫穷阶段,特别是农村。如果换成现在,哪怕再怎么重男轻女,吃饱穿暖总是可以满足的。
外婆和她姐姐还有妈妈住牛棚旁边的房间,夏天蚊子多的像蚂蚁一样。牛棚是最脏的地方,却是蚊子最喜欢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被蚊子咬是什么感觉,又痒又痛,关键还是痒。每天晚上被无数只蚊子咬地无法睡觉,无论太外婆怎么护着她们,还是会被咬得全身是包。
外婆6岁就开始放牛。6岁的她还没牛高,力气没牛大。更多的时候不是她放牛,而是牛放她。她总是被牛拖的到处走,她也会害怕,毕竟才6岁。本该是玩耍的年龄,在那个年代,却是该为家里分担农活的年龄。
2,
后来外婆嫁给了外公,我想那是她最幸福的岁月。哪怕还是艰苦的,却有人呵护有人爱着。可惜,外公没能守护外婆到最后。,
外公很高,这点他的子女都遗传到了,我妈、大姨还有两个舅舅个子都不会矮。外公很瘦,为了让家人吃饱穿暖,外公总是干活。
听外婆的描述,我能感觉到即便在当时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很幸福的。
外公对外婆总是很好。外婆怀孕的时候胃口很大,当时是在食堂吃大锅饭的,外公把自己的馒头剩下,留着等傍晚外婆饿的时候给她吃,而外公自己就喝没什么饭粒的稀饭填饱肚子。
外公遇事冷静,很少发脾气。以前每月会发半斤香油,用来烧菜。在当时香油是很珍贵的,并不像现在这么多,偶尔才舍得在菜里加点,毕竟量太少。有次被外婆不小心打翻了,也就意味着这一个月没香油吃。没想到外公一句斥责都没有,换成有些男人至少会埋怨几句。
外婆和外公的事,我知道的并不多,毕竟外公的去世,无论对外婆还是对妈妈来说都是一份痛,如果不是她们自愿提起,我是不会多问的。
3,
听外婆说起她嫁人前的生活,我会觉得好可伶,从生下来就一直在吃苦受罪。听她聊起和外公的一些往事,我能感觉到相濡以沫的爱情。,
每次妈妈聊起她与外公的点点滴滴,我听着会觉得好温暖。
农村的生活条件是这十几年才渐渐好起来,家家户户过上小康生活。而外公在世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以前没什么零食吃,只有在过年才有。
零食并不是糖果,那属于奢侈品,当时舍得买的人很少。每个人都喜欢吃“兰花根”,在过年这样喜庆的节日,人们愿意消费一次,会买这样的零食来吃。
那是一种像手指般长短粗细的零食,用面粉搓好放油里炸过,外面裹着一层白白的糖,对于当时的她们来说这已经很珍贵,很美味。
外婆和妈妈现在还是喜欢吃,但她们说味道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想她们在吃的同时,更多是在品味回忆。时间不一样,人不一样,味道也就不一样了。
4,
从外婆家到她娘家有很长一段路,全靠步行。以前的路坑坑洼洼,还需要翻山,需要大半天才能走到。,
外公疼爱每个孩子,他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每年去太外婆家拜年后,走回家的路上,外公会让妈妈骑他脖子上。妈妈拿着兰花根时不时自己吃一根,给外公也吃一根,一路聊天一路吃着。这样温馨的场面,即便我没经历过,听着妈妈说,也觉得很幸福。
村里一些同年龄的姑娘,会一起去山上砍柴。外公担心他女儿,怕她扛不动,不仅去山上迎她,还帮她把砍的柴扛了一半路程。他说“柴给你放这里,你在这里等跟你一起砍柴的那些人。这里离镇上不远了,剩下的路你自己扛着走”。
一半的路程到镇上,并不远,妈妈哪怕扛着柴也能走到。只是外公陪妈妈走的人生道路却没有一半,剩下的漫长路,妈妈一个人走的很艰难。
外公是喉咙处患癌症过世的。那年吃饭总是会噎到,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加上没什么钱,便没去看。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也说,这是正常现象,年纪大了,吃饭会噎到的,喝点水就好了。如果那时候就开始去看,或许外公不至于那么早去世。
5,
第二年病情加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没药配。外公喉咙处患了癌,癌症即便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未必治的好,何况是以前。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
外公从医院回家,邻居说,没什么大事吧,是感冒吧。
外公说,没什么好说的,没药配,不是什么好病。
大舅骗外公说去县里看电影,其实是骗外公去县里看病。大舅让医生给外公配了些调养身体的药,他跟外公说,“爸,你看,这是医生配的药,你这就是感冒,吃了药就能好,吃完再来配。”
外公心里知道自己情况的,一家人这样宽慰他,他也配合着大家。时间过一天少一天,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
喉咙得了癌症是很可怜的,外公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会吐。那么高那么大个的一个男人,最后被饿的瘦骨嶙峋。如果能吃的下东西,也许外公还能多活些日子,他是被饿死的。
临走之前,外公竟然喝下了一碗水,外公知道自己不行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一碗水喝下没多久,外公去世了。
外公去世后,外婆带着四个孩子艰难的生存着。
6,
以前赚钱的渠道并不多,外婆赚钱的渠道就是砍柴、摘猪草卖,一百斤猪草才卖一块钱。
外公去世第一年冬天,很冷很冷。那年冬天雪特别大,一脚踩下去便淹没到了膝盖。屋外白雪茫茫一片,草被雪盖得看不到,但外婆她们仍然要去山上。,
妈妈说看着满天的雪,她们泪如雨下,分不清是雪还泪,生活艰难的让她们只能咬牙坚持着。
外婆早年丧姐,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看着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个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外婆瞬间老了很多,自从去年大姨去世后,对她打击太大,如今外婆的身体更加不如以前。
外婆凭自己,一手拉扯孩子长大,之后又照顾大哥(大舅的儿子),她一生都在为家人。
印象里外婆总是很勤劳,以往每次放学回家,外婆总会做好可口的饭菜,让我去她家吃。已经很多年未曾吃过外婆烧的饭菜,以后只会是记忆里的味道了。
2011年后,渐渐地,外婆变了。起初只是做不了农活,不过这并没什么,那时外婆已经七十几岁,确实不应该再做农活了。
后来话少了,也不愿意走动,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家里。家里只有外婆一个人,她总是坐着发呆。如今外婆80多岁,已经不怎么会烧菜,平时吃最多的就是稀饭。
妈妈嫁自己村,这几年一直照顾着外婆,经常叫外婆来家里吃饭,但她总是不愿意。明明没吃,她也会说已经吃过。妈妈便把做好的饭菜给外婆端去,久而久之,村里人会说闲话。他们说外婆真舒服,也有人说外婆饭都不会做,还能干吗。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就是如此。妈妈是嫁出去的女儿,她把饭菜常给外婆吃,别人会眼红,农村总是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外婆即便不会烧菜,天天吃稀饭,也从来没有跟任何一个子女哭诉。舅舅舅妈们不知道,也或许明明知道只是因为没生活在一起,就自动屏蔽了,他们看不到外婆每天吃的什么,每天过怎样的日子。
我不止一次跟妈妈说,让她跟舅舅们商量下,外婆养老的问题。以前除了妈妈,大姨也总会拿吃的给外婆,她知道外婆已经不怎么会烧饭,有好的东西都会想着外婆。只是以后都不可能了,外婆再也见不到这个女儿了。
7,
外婆一辈子已经很辛苦,如今八十多岁,已经到了该享福的日子。她辛苦拉扯自己的子女和孙子,如今这个年纪,再不尽孝,还想什么时候再孝顺呢。,
钱是赚不完的,每个人都有赚钱的理由。舅舅们为了自己的子女拼命赚钱,可以理解,他们大概忘记家里还有一个老娘也需要他们。
我们没有到那个年龄,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老人就不能照顾好自己,饭不会烧,衣服不会洗。因为我们年轻啊,还不知道身体退化的阻碍。但我们也会有老的一天,如果我们老了,我们八十几岁了,或许还不如外婆今天。
每次给外婆送饭菜,我心里都不好受,以前的外婆多么要强啊。无论怎样条件艰苦,在外公去世后,她都没有改嫁,一个人带大四个子女。如今老了,需要子女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呢?
我总是会怪自己能力不够,否则我就可以让妈妈和外婆过更好的生活。如今,以我目前的能力,也只能多陪陪她们,能帮忙就帮忙做点事。
人的一生,不长不短,酸甜苦辣咸都会经历。哭着来笑着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