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参加了拆书帮组织的线上活动:21天主题拆书营学习力,今天是第17天。
第一本书《刻意练习》,之前有听过不同大师解读过三次,这次一看丫丫老师年轻漂亮,三级拆书家,于是想听听有什么不同解说信息。
听了后感觉一般,觉得不足为奇,不过如此。不过转念一想她能成为三级拆书家,肯定有其优势存在,于是试着放下自己的评判,耐心地跟着她拆解学习,在多次做作业的时候,终于对刻意练习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
刻意练习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那些我们认为很厉害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超人的能力,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过于高估天赋在其中的作用。
还提醒我们,成功学讲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就能够达到你的目标”只是片面的,我们还需要掌握科学的进步方法。
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行业,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的提高技能。
我们出生到现在作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这么一个过程。比如学走路,因为通过观察,别人会走路,那么我也肯定会走路。别人怎么走的,我照着别人的走法不断地重复练习,所以就学会了。
可是有时候自己走着走着就摔跤了,栽了很多跟头。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是我自己走路方法不对,还是之前学的别人的太杂,还是路不平,到最后我要怎么选择怎么走,走哪条路。
拆的不是书,拆的是人生看吧,这就是我想成长所遇到的问题,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怎么去实现?
答案是学习,学习找到我真正想要的,然后学习如何去实现。
好在遇到要拆的第二本书就是《终身学习》,由阿波罗老师带拆的,同样的资深三级拆书家,可能是由于自己的思想发生了改变,感受到的也不一样。
阿波罗老师从why.what到how五拆来带领我们学习。所谓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与不学习就决定了不同人的思维。思维一变,奇迹一片。
拆解一:为什么要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因为别人到达了目的地,我现在没有到达我的目的地。就如,人家有苹果吃,我只能看着。
拆解二:因为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区别就在于怎么人家就有苹果吃,而我没有呢?
拆解三四: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及常见误区有哪些?两模式的不同以及四种虚假模式。
为什么人家有苹果吃,我没有,所以我就思考怎么才能有苹果吃,向有苹果的人买,自己种,或者直接抢人家的。
拆解五: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通过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首先我得接受:我现在没有苹果吃,而不是想着,我过去吃过苹果,知道苹果的味道,以后我会再吃到苹果的。这样子就叫自欺欺人。
接着观察,为什么人家有苹果吃,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做了些什么?我没有苹果吃,我是怎么导致的?原因是什么,我没做什么?我多做了什么?
然后阶段性的命名,苹果种子,苹果苗,苹果树,别人的苹果,要抢的苹果。
最后教育自己,苹果树要有苹果种子,土壤,雨水,肥料,阳光等。别人的苹果那个别人怎么遇见等外缘。那么自己没有,就想方设法去结缘这些。
知道就要做到,不然就是喊口号。
第三本书就是《知道做到》,由三级拆书家乔阳老师带领。
《知道做到》学习框架:
知道做不到是由于:信息过剩,消极过滤,缺乏跟进。
知道做到:少而精,积极聆听,持续很紧。
今天第三拆,自己直接看得相对应的原文章节进行的理解。
之所以别人有苹果吃,是因为人家之前去买了苹果种子,选了个种土壤里,不断地施肥,浇水,长出苹果苗后会移到阳光充裕的地方,再不断地施肥,浇水,修枝剪叶,捉虫,长出果实会更频繁地观察和照顾苹果及苹果树,哪怕苹果成熟了摘了,依然观察和照顾着苹果树。
大道至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关键在于是否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专心致志地,不断重复开心地磨着同一根铁棒。
真正的力量在于行动。通过外在的信息内化成为积极的态度,将态度进一步转化为行动,行动内化为知识,不断地重复行动,内化知识成为智慧。
提到“内化”这词,想必就是孔老夫子所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仁者爱人;君子群人不等,小人等而不群。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撑船者迷。
棋是胜负,对弈者惑,旁观者明。
站在迷宫之外看迷宫,借假修真,借事修心。
拆的不是书,而是自己的人生。
世上没有蠢人,只有懒人,天才在于学习,成功在于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