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二天,进行《思考,快与慢》共读第二次。这一次跟上一次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学习到了主动阅读。在这里永澄老师讲了几个深坑
我没有时间看书怎么办?
这句话是我经常说的话,我没有时间看书怎么办?于是我拿起书来,就必须匆忙的从第一页开始看起来。以让自己每一分一秒的投入有收益。
可是现在我学习了永澄老师的决策原则。
1.把握事物的本质
2.做出理性决策
3.资源共振
4.做高概率正确的事
我匆忙拿起书来看的目的是什么?
表面上看,似乎我是为了让自己有输入,那么输入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应用吧?
那么为了更好的应用是不是应该输入端就要真正的改变自己的认知,并且让自己的理解力提升才有帮助呢?因为深刻的知,才能行动。行动才能对“知”进行反馈吧。
而匆忙拿起书来看,这个决策背后并没有什么原则支撑。充其量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焦虑缓解,用表面的匆忙看书,来骗自己好像很很充实,每天在成长的样子。
因为没有目的,所以肯定也是浮光掠影般的看,最终留下来的都是了了而已。
就像我上个月看的一本书《亲密关系》,到现在我完全忘了书的内容。所以我在那本书上投的时间算是白瞎了。
再来看看这个逻辑,没有时间看书,就匆忙应付看书。
没有时间看书,是时间资源不够用,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更加思索,怎么让投入的资源有效化的利用起来。
那么自然的回到,为什么要看书?回答why的问题。
看书是为了提升认知,指导自己的生活,或者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采取看书的方式呢?看电影,人事网可以替代吗?
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再来问自己看完这本书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对某一个问题有一个框架,知道这个问题的的why,what,how。
成果输出作品声音。
陷入细节中,耗尽时间。
建立这个书的整体结构,获得模型。想到我看书,基本也都不知道怎么看的,没有方法。没有想过要从书的框架入手,所以往往看完书也没有一个整体性,因此知识结构体系一直没有,甚至是溃散的。
为什么会忍不住从细节入手呢?那是因为自己认知紧张,很快的去满足这个动机,获得认知放松。获取框架的训练,就是延迟满足这个动机,提升认知耐受的能力。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先获取书的整个框架,再用一个白纸去尝试构建这个框架下的内容。然后再去跟数对比。
这样来读书,是一种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不过这样也是逼迫自己思考了,我写到这样,感觉我的小我跳出来嗷嗷叫,表示不愿意。认知懒惰了~~
那么怎么获取一个书的结构性或者框架呢?一个是从目录,一个是从序言。
理性的书,过多谈感受
看理性的书,或者逻辑性的书切勿多谈感受。而是更多关注作者的逻辑是什么?论证方式是什么?边界是什么?讲的对吗?而不是谈自己的感受。
我目前看书更多,只是获得对这本书的直观感受,哪怕是讲一个道理,我会觉得它很有道理,但是它为什么会有道理,什么逻辑,我很少思考。而这其实是理解力提升的关键。
从这里,我可算知道为什么自己看了那么多书,理解力然并卵呢。原来差距在这里。
选择快的方式,很快到了快的天花板
在这里永澄老师特别提到,得到基于外部辅助性的学习,已经把学习思考的过程外化。一些没有构建认知基础以及知识体系的人去听得到,仅仅获得启发感,但获取不了理解力的提升。
我的感受是自己确实在过去的一到两年确实比之前看了不少书,可是我感受自己仅仅是知识的累积而已。而且确实在自己仅有几次的听得到,看的当时觉得好有道理,过了一阵子就忘光光了。这真是让我焦虑不已,很不爽,经常被这种感觉控制并内耗。
所以慢下来,好好的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框架。理解力提升的情况下,有慢的积累,就有快的资本了。
主动阅读要问的问题:
1、这本书讲什么?
2、怎么构成的,整体结构是什么?不要陷入细节里。要对书有个整体的机构。经常陷入细节里,结构能力差。
3、他说的对吗?部分对,还是都对?或者错,错在哪?对我的价值感是什么?
4、这本书和我的关系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