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里,贫穷的画面是饥饿、住宿环境差、卫生条件恶劣、各种传染病,而解决贫穷困境的方法,常常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贫穷的本质》的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正是这项研究结果,真真正正地帮助了部分人们走出了贫穷的陷阱,而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两位作者也因为推动解决贫穷问题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怎样的人会划入贫穷范围呢?每人每天只有36美分收入,这个收入只能购买五根香蕉,或是1磅劣质大米。
如果把贫穷想像成一座冰山,山上能看到的饥饿、医疗条件差、缺乏教育是贫穷表象,而探究到水平面之下,你会找到贫穷之根,思维、认知、价值观才是造成贫穷的原因。怎么理解呢?书中使用了大量案例论证了这个观点。比如:穷人拿到政府援助金或报酬后,购买的不是米面等能给身体带来营养的食物,而是买入即时快乐的甜食;痢疾肆虐之时,穷人不是购买廉价的防病毒蚊帐,服用预防病毒口服液,给孩子接种,而是倾其所有到私立医院就诊,还有人相信鬼神之术;传统铺张浪费的葬礼观念,更是让穷人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压力。
你可能要问贫穷还能治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对穷人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摆脱贫穷:
1、延时满足代替即时满足。多摄入对健康有长期效用的食物,远离或少量食用即时快感东西。
2、防范于未然代替及时行乐。擅用杠杆原理来撬动贫穷大盘子,比如: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远离攀比或享乐。
3、重视教育质量代替短视教育。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识,推动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育,逐步推进终身学习理念。
总而言之,总而言之,只有从思维贫穷的陷阱中跳出来,才能彻底摆脱贫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