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吾生〈正蒙〉日记491.2021-11-11》

《金吾生〈正蒙〉日记491.2021-11-11》

作者: 金吾生 | 来源:发表于2021-11-11 22:48 被阅读0次

《金吾生〈正蒙〉日记491.2021-11-11》

今天是辛丑己亥癸亥,十月初七,2021-11-11星期四。

【《乾称篇下》第九节  (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谓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大学当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自注: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自其说炽传中国,儒者未容窥圣学门墙,已为引取,沦胥其间,指为大道。其俗达之天下,致善恶、知愚、男女、臧获,人人著信。使英才间气,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宗尚之言,遂冥然被驱,因谓圣人可不修而至,大道可不学而知。故未识圣人心,已谓不必求其迹;未见君子志,已谓不必事其文。此人伦所以不察,庶物所以不明,治所以忽,德所以乱,异言满耳,上无礼以防其伪,下无学以稽其弊。自古诐淫邪遁之词,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者千五百年,自非独立不惧,精一自信,有大过人之才,何以正立其间,与之较是非,计得失!释氏语实际,乃知道者所谓诚也,天德也。)其语实际,则以人生为幻妄,有为为疣赘,以世界为阴浊,遂厌而不有,遗而弗存;就使得之,乃诚而恶明者也。】

船山讲解说,释氏所说的实际,大多“以耳目之穷而疑其无者也”。可事实上,人生下来即与世相感,存在是在世存在,即使厌于相感,又如何离得开呢;即使遗忘于相感,又安能使之无存!所以,“厌而不有,遗而弗存”的本质是自欺,把这种否定的立场视为“得之”,即心得,现代所谓心理学意义上的“得之”,相信否定的东西实有,把这种相信自称为诚。船山说,这是对“人伦庶物不明”导致的,所以这样的认知是伪,所谓的诚是不诚,因为,哪里会有诚而厌恶明的呢!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

《诗集传》朱熹著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

《诗广传》王夫之著

《周义正义》魏•王弼 晋•韩康伯 唐•孔颖达

《程氏周易注》宋•程颐

《周易外传》清•王夫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吾生〈正蒙〉日记491.2021-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fn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