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爱吃馒头的人,可以什么都不配着把馒头咽下,唯独喝不下汤。慢慢地长大了,依然爱吃馒头却吃得少了。现在更是不买馒头,光喝点汤吃点菜。随意立20个flag时,第十四条是“做成三道大菜:蒸肉,馒头,油焖大虾”,能想到馒头,可见立flag时真的很随意。
杰哥看到我的馒头flag,专门搜索发了一张用矿泉水瓶衡量面、水、酵母比例的图,我总觉得还要把面粉弄进矿泉水瓶,很是麻烦,图也没保存。
发朋友圈有人看见,就有人监督和提醒。上周张老师问我蒸馒头了没,我说没有,有酵母,但不知道用多少面粉。我还说5克的酵母袋上标注需要配多少面粉,等一个机会买个小秤。(称前几天买了,今天下午刚到,好像不太准。)
当时张老师给我支招,电饭锅盛米饭的勺4勺面粉,放5克酵母的1/3,再放点白糖便于发酵。我听了记住了,就是没做。这周张老师问我蒸馒头了没,甚是尴尬。王老师也说馒头没啥好蒸的。想到秤该回来了,感觉信心也来了,我吃着饭撂狠话——这一周一定让你们看见我的馍馍(照片)。
话说出去自己容易忘,别人还记得。昨天上午听着直播,杰哥问:“你不是要蒸馒头吗?发面了没?”问的也太突然了,毫无心理准备。听到我说没有杰哥笑笑。
“你知道蒸馍要干什么不?就是第1步做什么不?”
“我知道呀,先和面嘛!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呀!张老师都给我支招了!”
下午听着直播想起这事,是啊,发面也得好长时间,我得先发面。说干就干,在盆里放4勺面粉,约5/3酵母,一点白糖。第1次加水有点少,面还是干的。第2次加水有点多,面特别软。这怎么办呢?我要是再加面粉,比例就破了,可实在是太软了。思来想去,搜搜百度,最后又加一勺面粉。感觉又加多了,不过还好,活着活着,面粉都成一团了。
和面笼布盖上等着发面,定了两个小时十分钟的闹钟。我听直播,同时等着发面,一点不耽误。偶尔想起来看看,笼布不揭起来也能感觉到面“胖”了。正好一场直播结束休息时间,面已经发的稀软。
面实在太软了,在盆里根本弄不成型,我在上面撒一层干面粉,这才倒腾到案板上。不过揉来揉去、揉来揉去,面一直都很软,看着也都有洞洞,根本揉不光滑。我又使劲揉,使劲揉,最后也没有揉光滑,弄不成一个个光滑的面剂。想到姐夫和餐厅阿姨一般蒸的长条馍,我也效仿。刀一切,太软不成型,看着还不如圆团呢。真是有点没办法了,干脆就弄成圆的上笼蒸吧。
不光滑的面剂嘿嘿,才放上5分钟,我都能看出来“馍”变大了,它们各自扩张底部占的面积,都挤到一起了。又过2分钟,我看到一个馍张嘴了。等馍真正蒸好,4个馍中有3个都张嘴了,一个哈哈大笑两道褶,另外两个偷笑似羞羞。
馍馍笑了张老师说:馍笑了,说明生活幸福。那必须先吃两道褶的馍,还挺软的。以后我可以吃自己蒸的馒头了!昨天晚上真的吃了好多,半碗汤,一个馍,炒一颗青菜,香菇酱。第一次蒸馒头还不错,有潜力,张老师鼓励我下次包包子。肯定行!
我很高兴完成了第14条flag的1/3,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