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的教育,一度焦虑。
失眠,掉头发,易怒,这些都不叫事儿。
我努力控制自己。言行,行动,思想。
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下我内心是怎么想的。
孩子叛逆,是暂时的,还是就一直逆反?
孩子顶嘴,是他的思想活跃,还是无理缠三分?
孩子厌学,是他不愿意读书,还是在读书中遇到了困难,导致有心无力?
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力?
我要求孩子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标准?孩子能接受吗?
如果孩子真的在求学路上没有出路?我能接受吗?孩子自己走向社会之途的哪条道呢?
......
孩子和我需要深究的问题,我在心里一一列出。
其实这些问题,我早在半年前都已在脑海纠缠,这期间,我和孩子也在冲突中有意无意的沟通,甚至我私下和孩子的班主任也积极探讨更好的解决之道。
另外,我更是与身边有一样大孩子的家长频繁的探究和孩子如何相处。
很幸运的是,有位朋友的前车之鉴给了我很大的指导。
朋友的孩子,在中学之际沉迷游戏,无心学业。晨昏不分,家亲不认。
朋友当年处境比我更甚。
她一边送孩子去特殊学校,一边自己去求教教育专家,找各种办法来挽救孩子。
她简述其中的历程和艰辛,一度泪水倾目而出。
同时给我几点建议,以免我再走弯路。
1. 不要送孩子去什么特殊学校。即使是自己考察过的学校,也不要送去。孩子在学校里产生的阴影我们想象不到。
2. 缓和与孩子的冰冻关系。不谈孩子厌恶反感的话题,抛开双方对峙的情绪,让孩子感觉温暖。譬如,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给他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
3. 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孩子为自己求个好前程,还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如果是这些,那么先放弃自己对孩子的要求。
4. 学习无望,也不要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废材。在这个时刻很关键,不辱骂孩子,不打压孩子,既然学习的路不通,就不要逼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
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孩子会冲动的走向极端。认真想想,以后都是为了有口饭吃,有智的吃智,无智的吃力。让他学门技术,只要不懒,饿不死人。
5. 孩子的教育,是很多家庭里棘手的凸显话题。这就需要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双方的关系,更要融洽。
不能因为孩子的问题,让家庭战火四起。夫妻吵架,让家庭气氛变的冰冷,孩子更在心底感觉不到温暖。
6. 需要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不但是要求孩子改变,更多的是要自己改变。
从自己的心态开始改变。平静的看待孩子的问题,静心的思考,不急躁,不极端。
放开内心。
说的书面点,就是“修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修明白了,看待一切问题都能不急功近利,都能坦然处之。
......
朋友讲给我很多,我悟性比较差,所以听的明白,领悟的还不透。
那,我的焦虑来自哪里呢?
身边朋友家孩子优秀的太多了?
今年他家考上的是985,明天他家的上了211,这个进了某省直机关,那个进了国家部委?
许是自己太虚荣这些了,给孩子讲这些时,孩子一脸的不屑“给我有什么关系啊?”,让我恨铁不成钢的恼羞成怒。
正如听到的笑话,家长让孩子要展翅高飞,孩子却反驳大人”你自己都飞不起来,下个蛋,让蛋飞?”一般,我们自己还没有那么优秀,过分的要求孩子,难道我们就没有错吗?
孩子不学习,只要身体健康,慢慢的总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社会上那么多没有读过大学的,是不是人家都不活了?放开心胸,儿孙只有儿孙福,就这么告诉自己。
孩子的糊涂都是暂时的,好好活着,终会明白这人世间的很多道理,比我们给他们讲诉的会更深刻。
学校老师也说,“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来父母报恩的”。说来是大家的笑谈,其实,有时候真的是无心插柳。
我小时候有两个邻居,一个学习好,后来读大学,留到了北京。一年回老家看爹娘的日子,屈指可数。钱是有寄给爹娘,可是老人有个啥病啥灾的,都是两个老的互相搀扶着去医院。
跟着儿子住北京去吧,呵呵,媳妇还不待见。
还有一个邻居,中学就辍学,跟着亲戚学开车。现在在老家加盟个快递,忙的时候开车送送货,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守着爹娘,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平时,老人招乎着铺子,他两口子再做点别的买卖,小日子不比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差。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很普通的现象。
说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只要品德没问题,即使以后不能学有所成,孩子的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们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身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压力。孩子在学校,更有压力。我们要营造的环境就是让孩子能在学校之外,稍稍轻松一些。
这些看是小问题,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妈妈们,先从管住自己那张啰嗦的嘴开始吧。
记住,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开始吧,改变他,也改变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