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的恐慌区

作者: 青梅煮酒_c996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11:15 被阅读0次

秦末巨鹿之战,项羽亲率两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败秦军。后人以“破釜沉舟”来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对于这个故事,绝大部分人的理解是差不多的,也是正确的,但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所谓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任何事在确定之前,都是不确定的,而瞬息间千变万化的战争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说,是项羽用破釜沉舟的计策和勇决,打赢了这场仗。

那么,假设去掉“破釜沉舟”这个条件,只比拼双方兵力,项羽军队还会不会赢?

答案是也许会,也许不会。

这不是废话吗?

那我再加一句:至少,项羽的军队有赢的实力,至于这实力能发挥出多少,就看“运动员们”的状态了。

“破釜沉舟”,逼着项羽军队发挥出了最大实力,赢得了战争,我们可以理解为,赢得战争是项羽军队应有的水准,但如果没有“破釜沉舟”这个条件,项羽军队可能会发挥失常。

所谓“人应该逼自己一把”,从上面的角度来说,就是保证发挥出正常实力,避免发挥失常。

我业余时间爱好搏击,有时会进行实战对抗练习。对搏击略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搏击的实战对抗,是追求拳拳到肉的,伴随的是疼痛,是对胆量的考验,一个心理素质不好,总是胆怯的人,是练不好搏击的。

我的心理素质就很一般,在实战的时候,面对体格健壮力量强大的对手,会胆怯,一旦胆怯,实力就会大打折扣,能发挥出三成就不错了。

唯有一次,我面对一个强大对手的时候,因为台下有许多观众,还有美女(原谅我吧),面子让我不允许自己打的太难看,于是我豁出去了,拼尽全力,全当挨拳身上是麻木的,一场打下来,发挥的相当好,竟远远超出了我应有的水平,并且通过这一次体验,许多之前不敢用的技术动作(怕用不好会挨拳),都敢用了,技术水平就此提高了一个档。

这就是被逼出来的收获,不是靠温吞吞的训练能有的。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刻意制造逼自己的情境,方法就是,鼓起勇气去挑战困难的事情。

有本书叫《刻意练习》,讲到人在练习技能的时候,有三个阶段,一个是舒适区,一个是学习区,还有一个是恐慌区,作者讲要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才能有提高,不然只是原地打转浪费时间。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有志气有勇气的人,就不要只限于学习区就满足,要敢于进入恐慌区。恐慌区顾名思义,一定是让人非常不舒服的,非常吃苦头的,但是,恐慌区会大大提高你的效率,大大节省你的时间。

在鸟山明的漫画《龙珠》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了打败大魔头人造人沙鲁,去到了一个神奇的房间里修炼,这个房间的重力,是地球的几十倍,孙悟空在这里面练习,获得了超速的提升,最终打败了敌人。

恐慌区,就可以看作是这么一个房间,是一个可以让人飞速提升的房间。

相关文章

  • 破釜沉舟的恐慌区

    秦末巨鹿之战,项羽亲率两万精兵进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镬,渡江后凿沉舟只,只带三天干粮,最后于巨鹿大...

  • 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战胜恐慌区?

  • 【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Noel Tichy)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 在舒适区里——我们干...

  •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知世界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是美国人NoelTichy提出的理论。“舒适区”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学习...

  • 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此刻日更的我充满着困意,因为陪娃睡,自己睡着了,突然想起今天日更还没写,马上醒来,却发现家里断网了,今日日更只能简...

  • 舒适区-恐慌区-学习区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Noel Tichy)提出了一个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 在舒适区里...

  • 工作恐慌区

    我最近感觉很受挫。我到底适合干这个行业吗?每天有无数个疑问从心里冒出来,我很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在团队里是最差的,虽...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P7学习“三区理论”: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哪个区域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最有成效呢?就是处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地带...

  • 舒适区与恐慌区

    通过学习,知道了人在工作阶段的三种状态,即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就是自己熟悉的...

  • 天才来自刻苦的训练

    成功来自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学习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永远在学习区,你不会进步,在恐慌区也不会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釜沉舟的恐慌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qq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