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
咱两聊聊
别问我为啥
反正你在上班打不到我
先让我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哈。
这两天朋友来家里做客,我爸妈当然是热情招待,昨天做了一桌子好菜,吃的宾主尽兴。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因为我跟朋友午饭吃的晚,就让老两口不用管我们,先吃就行。
昨天做的菜今天还剩下不少,我妈一下午都在做家务,也没什么时间,就又蒸了盘酱鸭,打算凑合着吃一下。
然后高潮就来了,桌上摆着的菜确实对于招待客人来说可能寒碜了一点,我爸一看就不高兴了,对我妈念叨着:
“这就吃饭了?你下午也不买点菜,家里冰箱里不是还有猪蹄么,干嘛不烧?”
当时我在里面房间,就听到我妈回道:
“这又不是不能吃,他们俩(我跟朋友)吃这个(比较好的菜),我们吃这个不就好了。”
我爸不吭声了,扒了两口饭,然后一声不响的去厨房乒呤乓啷的炒了盘鸡蛋。
啧啧啧,实打实的用行动证明不满。
俗话说的好,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对手。
得,以我跟我爹多年斗智斗勇的经验来看,这年近半百的小老头八成是心里又犯不爽了。
我赶紧出来打圆场,笑嘻嘻的跟我爸逗趣:
“怎么了皇上?今天的御膳不满意?”
谁知不说还好,一说捅马蜂窝上了,我爸一边大力的捣着饭,一边嘴里碎碎叨叨,原话我就不说了,总之不太好听就对了。
大致的意思就是:
家里有个客人,怎么说也应该再买点菜,桌上摆着几盘剩菜像什么样子?
然后一再强调这是做人的道理,态度问题。
或许是被我爸那不太好听的语气跟比较粗犷的个性化语言激到了,我也有些不舒服了。
我妈多敏感的人,知道我跟我爸弄不好又得争论起来,一边给我使眼色,一边在桌子下面踢我。
没法子,我悻悻的嘟囔了一句至于吗,半开玩笑的说:
“别人到我家来吃饭,不是看他们想吃什么,是看我烧什么~”
说完我就进房间了,整个家里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沉闷气氛,只有我那智商偏低的朋友在房间里浑然不觉。
话说我爸也是个很可爱的人,嘴上不说,可心情什么的明摆在脸上呢,典型的越老越少。
我妈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打个小麻将,吃完饭她下楼一看没牌友,就回来了。过了一会儿我爸到点了出发上班,出门没几分钟就打电话叫我妈下去打麻将,说是牌友有了。
这牌友还能怎么来的?当然是我爸拉来的。
我心里暗笑,等我妈挂了电话实在憋不住了,笑着跟她说:
“你说我爸这人,嘴硬心软,何苦来哉,哈哈。”
这事情到这儿算是结束了,但在我心里却刚刚开始。
不是我自夸,我爸除了偶尔执拗了些,其他方面真找不出什么缺点来,但就是这份执拗,有时候弄得我挺愁的,毕竟他要真倔起来,以他那身板跟嗓门儿,把我跟我妈捆一块儿都不够他一条胳膊拧的。
我爸是一个在某些方面极重视态度的人,毕竟在社会里摸爬滚打近三十年,也称的上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了,我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都是从我爸那儿学来的。
这种对态度的偏执,是我爸跟别人融洽相处的底气所在。可就某些事情上来说,一直端着态度跟面子,未免有些太累了。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讲,其实我懂我爸的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待客之道,不能太随便了。
他是为我着想,怕我朋友心里不舒服、吃的不舒坦,也是为我们家的对外形象考虑,总不能让人家大老远来,回去之后说在我家吃的剩菜吧?
换平时,我铁定二话不说举双手支持我爸的观点,可今天这情况我做不到。
我爸说这是态度问题,而在我看来,这是态度问题,也不是态度问题。
这个态度,是我爸说话的态度。
一个明明可以用更好听、更能让别人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的观点,在他原始风格的语言包装下,瞬时换了一种味道,效果大打折扣,且极容易引起情绪反弹。
而之所以说不是态度问题,是因为因人而异的因地制宜。
首先我跟我朋友的关系非常好,并不存在计较饭菜这样的问题,毕竟需要我给面子的人也用不着我给面子,强行装逼反而显得生疏。
其次,在我看来任何情况的面子都不如家庭的和谐还有父母的感受来得重要。
就为了一个所谓的态度,要让我妈在做完家务之后还要顶着大太阳出门买菜然后回家各种洗做,消耗掉原本难得的五一假期?我第一个不答应。
当下社会,凡事似乎都要讲究个面面俱到八面玲珑,可很多时候无非是舒服别人为难自己,活生生的打肿脸充胖子,有苦自知。
一定的人情世故确实需要,可比之甚重的事情比比皆是,一味的追求别人眼里的无暇形象,未免太委屈自己。有时甚至舍本逐末,空落了面子,却丢了里子。
叨逼叨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所有勺友能够权衡利弊,别只顾着成全别人却忘了顺自己的心意。
爱你们,么么哒。
好了,希望我亲爱的老爹看到以后能了然于胸然后一笑而过,你要相信我是爱你的哈哈哈。
不过我爸今天晚班不回来,而且明天我就要出去旅游了,他就算要找我麻烦也只能秋后算帐了。
开玩笑,我爸是那么记仇的人么?!
我说不好(忐忑脸),要是我真的被我爸收拾了,希望你们记得我。
作者:太平,平头辫子爷,少年驰骋任信步,不须青山埋侠骨,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更多文章:愿 你 如 同 王 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