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梅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09:48 被阅读15次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1]

晚晴风歇[2],一夜春威折。脉脉[3]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唯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1]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文学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被称为“中兴四大家”。也很擅长写词,著作很多,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2]歇:停。

[3]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通过咏梅抒发了作者怅惘孤寂的忧愁。

词的上阕写梅。“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傍晚时分,天放晴了,风也停了,春寒的威力有所减弱。这是写天气的转变。一个“折”字,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由春寒料峭、天寒地冻到天晴风歇的转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脉脉”是含情的样子,“疏”字写出了梅花的形态,“雪”字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数枝雪”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疏”。

下阕抒发作者的忧愁。“胜绝,愁亦绝”,以“胜绝”二字开头,是对上阕的概括,也是以梅花的整体评价。“愁亦绝”,是梅花的美给作者带来的心理感觉。“绝”字重叠使用,更突出了作者忧愁之沉重。作者在上阕写景之美,到下阕却突然写起忧愁,这看似不合情理的做法其实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作者用景之美反衬愁之浓,在强烈的对比中,读者一定能够深刻地感受作者心中的忧愁。“此情谁共说”,这种忧愁向谁诉说呢?一个“共”字,反映出作者孤寂的处境。“唯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这是对上一句的回答,这三句通过景物衬托出人的思想感情,只有两行低雁,反衬作者的寂寞孤独及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未归。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

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又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远,让人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宋词:霜天晓角·梅

    霜天晓角·梅 作者:萧泰来 ...

  • 霜天晓角·梅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1] 晚晴风歇[2],一夜春威折。脉脉[3]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

  • 霜天晓角·梅

    [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

  • 霜天晓角·梅

    霜天晓角·梅宋•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

  • 霜天晓角·梅

    夜寒霜重,朔风啸隆冬。铮铮傲骨浴雪,风云涌、雪里红。 玉骨三弄,豪情谁与共?惟有酒虎诗龙,醉意浓,诗心动!

  • 霜天晓角·梅

    [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

  • 霜天晓角.梅

    [宋]楼槃 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晓钟天未明,晓霜人未行。只有城头残角,说得尽、我...

  • 霜天晓角 ·梅

    [宋]楼槃 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晓钟天未明,晓霜人未行。只有城头残角,说得尽、我...

  • 霜天晓角.梅

    霜天晓角.梅 云淡风轻,更阑未有声。曙色依稀入眼,莫不是,过三更? 看天天未明,问人风在行。算只有无根草,懂得我,...

  • 霜天晓角•梅

    【宋】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 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 元没春风情性,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霜天晓角·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r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