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孩子在写作业,我在旁边叠衣服。
怎么,一抬头孩子问我,“妈,小学你为啥让我上**小学,而不是上××小学?”。
奇怪,怎么问起这个了,马上都要中招了,竟然扯起小学的事了。
我们住在××小学的片区,但是读书去的是另一个片区的**小学。
怎么说呢,我想了想,问他。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离××近,怎么跑更远的**学校去上?
嗯,他点点头。
原因有三:1.我的直觉。2.直觉来源于我对这两个社区在各方面的比较。3.基于你们的社交范畴。
我的直觉,不是无中生有的,我平时就在收集身边方方面面的信息,关于教育的,家居的,反正吃穿住行吧。
你们读书的那个社区,很早就知道划地收费,进个小区都要设卡计时,咱们居住的这个小区,收费比那个社区晚几年。由这一点,你就能看到社区领导的眼光差异。
他们这几年收的停车费,咱们不知道会不会投资于民,但是在学校的对外宣传中,学校门口挂的奖项名牌,可是越来越多了。这个可不单单靠钱可以买,有的是实打实的要硬功夫,花园学校,优质的团体活动,这个都要评比的。
社区村委难道不明白对学校投资?
有眼光的领导,更知道,放到教育上的投资,效果更显著。
投资,钱从哪里来?公立学校的资金,国家分配的都是一视同仁的,你想在一样的资金前提下把学校搞的更突出,社区帮扶是必须的。
社区领导重视教育,你们学校有个什么大活动,哪次不是请街道,区的领导来?这个不是说你请谁来谁都来,能请来给你们讲话,这都是校方领导的软实力,硬本事。
你们学校的校风好吧?出现过霸凌吗,有没有同学故意欺负其他弱小的同学?有没有挤兑小同学要零花钱孝敬自己的?
没有吧。
校风正,从上而下的靠的首先是校领导。
领导正,老师就能安心教学。
你们每一届的老师是不是都很负责,认真?上次你家长会,我让你阿姨代我参加,回来你阿姨就说,参加个你们学校的家长会,就感觉你们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她儿子学校的相差几个等级。她儿子不是读的××小学吗?
你们读了初中,还结伴回去小学看老师,这本身也说明了你们对学校的认可和感恩。
“我同学说他们小学老师经常骂他们,他小学就是在××读的。”
唉,那个学校吧,我不太了解,但是校风问题也有所耳闻。老师家访都还分三六九等,听说只去那些是家里买过房的学生家去。这不就是势利吗?
虽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这样,可是总会带坏新入职的老师,毕竟每年都有走有来的。
学校的校风啊,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可是却能感觉的到啊,这感觉可比看见摸到还影响内心。
另外,你幼儿园在那边读,在那边上小学,你进校就有认识的同学,不孤独寂寞啊!
我们每天跑那么远接你们而不去家门口读书,可不是舍近求远给自己添麻烦的。
“那你给我咋选的初中呢?”孩子还是好奇。
初中的选择呢,我就更简单了。虽然你可以去新开办的外国语学校,但是我还是给你选了现在的学校。
原因还是3点。
首先还是直觉,再就是口碑,三呢,就凭它是这个镇区的一所老校,当然相对那个教育集团的新外国语中学而言。
直觉呢,说不清道不明。首先这个中学原本是这个镇区唯一的一所公办,你看我们这个片区多大啊,就一所公办,能进去的老师都要有真本事。镇上的资源一定会扶持学校,这个道理你该懂,逻辑都是一样的,好学校,好教育,也是这个片区的金招牌。
你们学校,这几年在市里的排名越来越靠前,你看是不是很多不是这个区的都跑来租房,就是想让孩子读?除了进校门槛越来越高,年年给你们学校的招生名额,是不是也越来越多?我看了下,几乎每个学校给你们学校的指标生名额都比其他学校偏多,为啥?那是认可你们学校的生源!
这都是你们的福气,好老师,好学校,好领导。
虽说你们只是作为一个学生,管不了那么多七七八八的,但是进你们学校教书的教师的门槛也是一年比一年高,相应能到你们学校读书也会一年比一年难。
这就是个正循环,好的领导,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好的学生,推动学校更好,显示领导更强,师资更雄厚。
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这话,不一定全对,但是学校也是在帮你做筛选,然后,你再做的选择,是不是更有利你的发展?
个人的努力是一定的,在被筛选后的环境里成长,你觉得是你更优秀的成分多还是更庸俗的机会大?毕竟,平台很重要,也是一道槛。
放心,中招志愿的高中,都是我臻心挑选的。赛道我给你选好了,就等你挤进去了。
“Yes,ma ma”,儿子响亮的回答道。
继续他的作业。
后记,现在的孩子,一边是成熟的满嘴你听不懂的“梗”,一边是幼稚的无所畏惧。有时候思想深邃的像个哲学家,有时候言语又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不管怎样,日子会推着他们向前走,马上就是孩子的中招了,希望孩子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高中,虽然,志愿还是我帮孩子填的,但是最后靠的却是孩子自己的成绩。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祈愿所有中招的孩子,都学有所成,心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