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数学教育浅秋文学
数学之美(23)——闰年的数学解释

数学之美(23)——闰年的数学解释

作者: 刷牙喝凉白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12:43 被阅读13次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麦因多雨损,蚕遇闰年迟”

"茨菰一根,环十二子,闰年十三子"

公转周期

这些诗词中都提到了闰年,闰年是古人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现在人们通过精密测量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说一年不止365天,才有了闰年的计算方法: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这些依据怎么用数字直观表示出来呢?

引入——繁分数与带分数转化

对于一个带分数比如:2\frac{31}{51} =2+\frac{31}{51} =2+\frac{1}{\frac{51}{31} } ,而\frac{51}{31} =1+\frac{20}{31}

所以2\frac{31}{51} =2+\frac{1}{1+\frac{20}{31} } ,而\frac{31}{20} =1+\frac{11}{20}

所以2\frac{31}{51} =2+\frac{1}{1+\frac{1}{1+\frac{1}{2+\frac{1}{10} } }  } ……

下面我们将地球公转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写成分数形式(以天为单位):

将上面的带分数的按照上面方法改写成繁分数的形式:

所以:

现在我们找下分数部分的近似数:

比如我们将7……后面的数删除,如下图,得到\frac{1}{4}

这样就能解释,4年为一个周期,即4年为一闰了,因为取四分之一的话,是每四年会多一天,所以就四年一闰。

下面,我们精确一点,取到下一个分数,如下图:

所以,就是每29年多7天,按4年一闰,闰7年需要28年即可,此时多了一年,要停一年。再精确些:如下图

即33年多出8天,99年多出24天,我们按100年四年一闰来算,多出25天,比24多一天,所以每百年少一闰。

那么再精确些:如下图

每128年多31天,每400年多出96.875天,若按每百年24闰来算,是24×4=96天,少了0.875天,所以每四百年增加一闰,变成了每400年97个闰年,多出来0.125天,怎么办呢?再精确些:

每673年多163天,每3600年多872天,按现行计算闰年的方法:每400年97个闰年,3600年里有873天,也就是说每隔3600年会有1天的误差,这个误差平均到3600年里微乎其微,并且在宇宙的历程中3600年也只是一瞬间,人的一生更是短暂,何况我们现在还仅仅是2019年。

所以,目前的计算闰年的方法是非常科学且相对精确的。

相关文章

  • 数学之美(23)——闰年的数学解释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麦因多雨损,蚕遇闰年迟” "茨菰一根,环十二子,闰年十三子" 这些诗词中都提...

  • 数学之美在google中文黑板报的原文

    数学之美 系列一 -- 统计语言模型 数学之美 系列二 -- 谈谈中文分词 数学之美 系列三 -- 隐含马尔可夫模...

  • UE4 等边三角形

    数学之美

  • 相反数与绝对值

    数学始于公理,公理是数学之母。数学之美,美于严谨和变通,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恪守数学的严谨,尝试数学的变通...

  • 05信息论

    信息熵——参看《数学之美》 第6章 86 最大熵——参看《数学之美》 第20章202

  • 数学之美 数学之难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 话说数学很难,难得就像天边的一朵云。 其实,数学是一门美丽的学科。 我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徜...

  • 数学之美

    一、基础运算之美 1x8+1=912x8+2=98123x8+3=9871234x8+4=987612345x8+...

  • 《数学之美》①

    在研究生阶段的前一个月,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另一本是吴军的《数学之美》。首先感谢这个阶段的...

  • 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 德国数学家高斯有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

  • 数学之美

    最近接触到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关于教他们数学,其实对我来说是特别有挑战性的。因为之前我一直都是辅导初、高中、高考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之美(23)——闰年的数学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yo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