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宿舍六个姑娘中,我是最不合群的那一个,从来不和她们一起打游戏,追剧,K歌,抽烟……然而时间久了,我在她们眼里也就显得格格不入,被排出了她们所谓的小群体户。
上一秒我还在寝室门口听见她们聊的无比欢快,下一秒我推门进去之后,寝室突然安静的令人窒息。我很讨厌被孤立的滋味,现在很想重新融入她们。
这是一个月前,一位读者对我的倾诉。
看着长长的邮件,我切身体会到在电脑那头的她,此刻心里有多么挣扎。因为我也如此,在义无反顾地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之后,就离原先的圈子越来越远了。
那天晚上,我回复了她这样一段话:你们爱好不同,你也没必要为了合群,去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独来独往的大有人在,况且独立的人格不允许我们那般违心地合群!
昨天我又收到了这位同学的留言,很惊喜的是,她这一个月来依旧独来独往,也依旧被室友孤立,但是她坦言自己从来没有活的如此真实过。
她说在习惯独来独往之后,不仅没有失落,反而觉得心口一阵畅快,终于不用再饱受折磨的牵强同意别人的观点,不用再遮遮掩掩自己不满的情绪,不用强颜欢笑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用停下脚步去等待别人,真是求之不得。
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后来怎么样了?2.
我一直很敬佩那些独来独往的人,他们的内心情感一定很丰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怎样追求自己想要的。我也始终认为主动选择独处的人,根本不孤独,相反,孤独属于那些永远使劲找同伴的人。
小时候,我也害怕孤独,害怕不合群,害怕单打独斗,曾经我一定要找小伙伴放学同行,找朋友一起八卦……只是长大后,我似乎慢慢喜欢上了独来独往。不是我变得封闭了,也不是我不爱热闹了,只是我有自己的想法了,再也不想为了合群而浪费更多时间罢了。
维持一段不错的关系真的需要很大的精力,想要有人天天陪你吃饭,自然而然地就要和她一起去上课,洗澡,上厕所,如果不想为这段关系花费这些时间和精力,那为什么不一个人呢?
其实我们常常害怕独来独往,不过是在害怕别人的议论,害怕三五成群的人们嘲笑我们的形单影只,害怕成为别人口中的那个怪人、别人心中的那个孤僻者。
但其实啊,独来独往真的没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多人偏偏注意你一人。你的担忧不过是在折磨自己。毕竟生活太快,大家都脚步匆匆,谁又会注意是否有人陪你同行?
3
独来独往的前提是要学会孤独,正如刘同在书中说的那样: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历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
学校放假,室友出去聚餐放松的时候,我在安静的空教室里写文章;期末考完,朋友出去唱K狂欢的时候,我背着一摞摞的资料和别人谈项目;过19岁生日的那天,我拒绝了蛋糕和party,和往常一样上班到十点。
我一次次地拒绝了原先圈子对我的邀请,幸运的是,我遇见的人都很温暖,我并没有被孤立,只是当她们聊着我听不懂的梗时,我知道自己与她们早已渐行渐远了。
那些独来独往的人,后来怎么样了?有时候我们选择离开,不代表原先的圈子不好,只是真的没有那么巧,一个圈子里所有人的追求都和你完全相同。
因为在校职务的缘故,我有幸采访到了几位在大学“活成传说”的同学,有休学一年玩转大半个中国的学长,有大二出版自己书籍销量破数十万的同学,有在大四拿到德勤offer挤入知名公司的学姐……他们无一不是在大学期间独来独往,负重前行。
4
叔本华曾说:“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也许最开始离开群体的你很孤独,也许最早独来独往的你很失落,但是你要相信,离开一个圈子,是为了融入下一个更适合你的群体。
一个人比两个人潇洒,比三个人自由。独来独往的这一年,我独自去偏远地区做了支教,去申请了摩洛哥义工,去看了演唱会,去徒步青海湖,去参加了老师培训,去当了节目领队……
我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写作的朋友,结识了同样喜爱自由行的伙伴,交往了许多有着无限能量的青年,我成为了某栏目的签约作者,有了一批喜欢我文章的读者;我成为了某小学的老师,每次都被孩子们的笑容甜到心坎……
回顾这一年,我的确慢慢活成了自己渴望的模样。我不知道独来独往的自己是否也被别人喜欢,但是不喜欢也罢,做一个能让自己喜欢的人,这就足矣。
但愿你即使独身一人,也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行走在人群中,用散着光芒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坚定。
end
网友评论
喜欢独来独往不为什么,只是为了能简单一点活着,不喜欢牵强附会,讨厌尔虞我诈,看不起惺惺作态
在心理群里看到你发的,就过来关注了,写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