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节课讲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我们想提升写作水平,就要多精读、细读自己喜欢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学习优秀作品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部分等。
真正的阅读都是从读第二遍开始的,我们读第一遍的时候往往被故事吸引,读第二遍才能跳出来从上帝的视角来解读分析作品。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小说的第一个元素:标题
1、标题:
一个好的标题,具有象征、意蕴,散发文学色彩,且能够高度概括故事核。
这一节课首先讲小说的第二个元素:开头
2、开头:
开头要抓人,要提速。开头无需呈现细节,还有不用平铺直述地从1讲到10,例如先讲5、6,再插叙1、2、3、4,然后回到当前7、8、9、10
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的开头就是总结式的。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这样让人感觉故事具有传奇色彩。
小说的第三个元素:结尾
3、结尾:
结尾要给人一种突袭感。在读者认为故事已经结束了,突然来个小反转(用小细节突显)或者勾回开头,给人震摄(强有力的一击)。
比如,短毛碎写的《人生大事》,作者在第二版时结尾加了一段话,女儿阿信回忆父亲的爱,“女儿笑了,就是人生大事。”,这种反转,就是一种突袭,让人感觉到亲情的厚实。
小说的第四个元素:中间部分,即情节的主要部分
4、中间部分
A、先要理解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事件本身
小说就是故事+意蕴(主题/情感)
比如,《嫦娥奔月》是一个故事,鲁迅的《奔月》却是一篇小说,讲的是英雄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落,传递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
B、有故事的小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故事核,即故事的核心情节。
比如,《西游记》核心情节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面的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情节展开的。
故事核的三要素:人物、动机、主要事件。
还以《西游记》为例,人物就是孙悟空,动机就是想解脱紧箍咒,主要事件去西天取经。
C、情节是有因果关系的事件。
比如,《露天电影》里秦山原,被孙伯让给绑了,是因为他当年做了伤害孙伯让的事。
再比如《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因为被贬为弼马温。
这种有人物动机、因果关系、冲突的情节设计,使故事具有逻辑性、精彩性。
D、用故事(事件本身)推动情节发展。过去的事件不能做为小说的主要情节,只能作是小说的背景。
我们可以在当前事件上扩展,穿插过去的事件,这样的作品才会显得丰富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