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最远的人永远不是走得最快的,而是保持着三分呆气的人,这三分呆气分别是:钝力,持久,谦逊。
1、 大呆——钝力
曾经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风靡一时。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某种人生的智慧,不是强调聪明、敏感的智慧,而是强调钝感、木讷的智慧。
不敏感,不花哨、一步一个脚印,这样的人才能行得稳、走得远,精明的人总是想找捷径,但事关个人能力的事都没有捷径。
你要学习英语,就要背单词;你要跑马拉松,就要循序渐进锻炼自己的耐力;这种刻意中练就出来的钝感力,让人无往不胜。
很多事情是熟能生巧,如果一个人挺不过那段至昏至暗的时光,忍受不了孤独寂寞,突破自我就无从谈起,很多事情都是起于兴趣终于无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定力。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龙记》中九阳神功的口诀。
我喜欢将大智若愚改为有智有愚,别人看你用大智若愚,而我们做人要有智有愚,有智是能分辨善恶是非,有愚是慢功夫,慢工夫才是真正的功夫。
把不得不说一个人曾国藩,他把慢功夫运用到如火纯青,“结硬寨打呆仗” 讲究的是日拱一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曾国藩从14岁开始参加县试,他一共考了7次才中了个最低等级的秀才,可想而知,放到今天不是学渣,话说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背《论语》,一个小偷想等他睡着了偷东西,没想到的是,曾国藩一直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也不休息,后来小偷实在受不了了数落了他一顿然后扬尘而去,曾国藩用“日日不断之功”终于在28岁时中了进士。
聪明人被老板训斥了就会怨天尤人,自己永远是对的,错也是别人的错,而有的钝力的人,能够自我调节,从自身找原因提高自己,而不是向外抱怨。
聪明的人大多数都是投机主义,浅尝辄止,而那些真正的大智大勇者有长远的目标、坚定的毅力,在《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 二呆——持久
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呆气的人被聪明人调侃,觉得聪明人很了不起,其实生活能告诉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眼前的得失,能笑到最后才是关键。
郭靖呆不呆,那肯定呆啊,在金庸笔下天资愚笨,但你不要忘了,金庸却处处都在奖励这个呆子,又何尝不是一种称赞,江南七怪教他武功也就算是入门级别的,一下子给你请七个老师你也蒙,想一想高考再难也就六门课程,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后来他遇到全真教的马钰,马钰教了他内功,才算是学到点真东西,直到遇到洪七公才练就了降龙十八掌,想一想只有十八招式,这太适合郭靖了,只要每天不停地练不停地练,就一掌一掌地练,最终练成了高深的内功。
这种观点在《劝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力量未必就是所见的惊涛骇浪,而是一滴一滴落的水滴之中。
3、三呆——谦逊
中国文化自古就不喜欢那些好高骛远,妄自尊大,卖弄学识的人,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绝对是一个经典案例。
那是不是说古人在教我们有东西你得藏着,其实并不是让你藏着,古人实则是在赞美谦逊,就是为了让人拥有一直保持前进的劲头。
外露之功凌驾于别人之上,必有傲气产生,得意则忘形。
徐悲鸿说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也是在说要深藏于内不可显于外。
孔子教我们吾日三省吾身,有几人做到了,如果真的做到了,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里,肯定是非常优秀的人。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大概相同的话:“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70年,叫两个人素未谋面,却有大致相同的见解,只不过孔子把这种思维具体化了,苏格拉底把这种思维抽象化了,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在觉醒了,觉察自我和生活。
有多少人把大师的智慧当成鸡汤,“吾日三省吾身”这不是鸡汤吗,就像罗振宇所说的,是不是鸡汤就看给没给你勺子,我认为是不是鸡汤看你自己有没有勺子,当然了,别人给了你勺子最好,这样你就有了抓手,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永远记住大道无门。
现实中真有一种呆人把鸡汤喝了,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了,并且一做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的人就很了不起,内功肯定深厚,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朝三暮四的人,经常做着捡起西瓜丢了芝麻的事情,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谦逊: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什么都懂,看什么都是鸡汤,一旦一个人进入这样的状态,就已经距离谦逊很远了。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是怎么使用慢功夫的,我时常把自己想像成一个老人,我动作笨拙,步履蹒跚,但坚强而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