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好话坏话全在一念之间
‘话’人人都会说,只是见不得人人都会说话。有话好说,见不得人人说好话。
很多时候遇到争执,都是一股脑儿的全说了。事后又开始各种后悔,遇到问题应该先冷静三秒钟然后再说,结果或许就大不一样。
学说话的人应该先学“什么时候不讲”,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如果你不是内行,或是只不过“半内行”,最好少说话,因为很可能你简简单单半句话,就显示了你的不内行,表现了你的“黔驴之技”。
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保持微笑聆听,那样对方反而摸不清你到底是内行还是外行。相反如果急吼吼的去搭话去说你知道的皮毛,那样反而很容易被对方识破及左右。
同样不能总盯着对方说的好,也要从反向去看看这个问题。有时候沉默就是为了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一举一动,一衣一鞋"的身体语言很重要。
仪表形态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所以穿着要得体很重要。很多时候刻意的去装扮反而让对方一眼识破,你内在的"虚"。
对女士而言,刻意装扮是对别人的重视与尊重,会赢得好感(刻意并不是指浓妆艳抹)。对男士而言,除非你是社会新人否则你太刻意的装扮反而会显得你不够自信。
说话顺序不同,效果相差甚远。
譬如"出大事了,***被车撞了,不过幸好人没有大碍",此刻先陈了述过程所以非要把听的他人吓出心脏病不可。
又譬如"爸爸,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一步步铺垫过来,反而觉得没有那么糟糕了,也就很容易的能接受了。
说话要真诚,懂得尊重别人。
举例:你买了一套房子,别人问你多少钱,你答“不到一千万”,你太太答“比我们原来住的房子贵”,你们的话可能穿帮吗?又可能彼此矛盾吗?你可以拒绝说具体的金额,但一定不能撒谎:你说1000万,你太太说800万。这得多尴尬。
懂得尊重与自重,谈话才能愉快。千万不要居高临下,更不能不修边幅。
说话要"入戏"
不论是演讲还是朗诵,你得一步步的引导听者进入状态,你得通过你的情绪带动他的情绪,让他"入情"、"入戏"。
放话: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济。
借助群众或副手的口把消息放出去,探对方的虚实,也就是不伤情面的较劲。
哪些话说不得
①、无法改变事实的话不说;
比如种族,性别,年龄,身高,甚至宗教和政治倾向等。
②、会造成分化效果的话不说;
赞美人虽然是最好的说话方法,但是千万不要在赞美甲的同时伤害乙,否则乙必然要恨你。
③、伤人自尊的话不说;
已成的事实,不要在追究。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可现实中我们多半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喋喋不休,抱怨不断。除了影响了参与者的心情,恶化了矛盾之外,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好问题。
文法上的错误,造成的误会。
与人交流尽量的白话,比较深的文词,写出来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说出来别人就不一定立马会意过来。
想让别人搞懂的前提是,你自己得先弄明白,这样后续你至少还知道如何去和别人去解释。
小心使用"倒装句",当别人只听到一半的时候,特别容易造成误会。
"以进为退" "以退为进"
掌握主动权,控制大局,主动出击。
"换个角度看世界" "换个角度说话"
会说话的人,总用言语肯定别人、关怀世界,使自己看得开、看得远,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乐。
总结:说话的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说话多半因为以下几点:一、说话前没有先经过大脑;二、总是急于表现,不懂得察言观色、沉默是金;三、忽略了身体语言以及说话时的气氛;四、除了自重还要懂得尊重对方;五、说话的顺序很重要,必要的铺垫也很重要;六、一些原则性东西千万不要去说;七、既定的事实的不要反复去说;八、学会"放话"也要听懂对方"放话";九、要懂得何时以进为退,何时以退为进;十、换位思考,以别人为出发点,懂得赞美与肯定别人等等。
此书中列举的例子,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会说话的人总能给人带来希望,总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通过此书让我们用多角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用不同的视野去看待世界,用真诚的言语去肯定、去赞美,从而成为一个让听者舒心的说话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