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读书越多,反而越迷茫。
读书本是为了解惑,但是我们从书中学到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边界。为什么有的读者坚持阅读多年,却始终走不出“尽信书”的舒适区,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作者设定的边界范围之内,这些知识逻辑自洽。另一个原因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近视角,缺少“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远视角,因此没有办法看清楚事物的全貌。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关于读书的帖子:“2021年,哪本书对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下面的留言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用户所推荐的书都是好书,然而未必适用每一个人。还有小伙伴感慨说:“发现好多书没有读过。”
我对推荐书这件事情,越来越持保留的态度,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段所需要阅读的书是不一样的。同一本书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另外一个人看完可能毫无感觉,所以每当别人让我推荐书的时候,我会有些迷茫,我认为的好书只能说明我和这本书的链接较为紧密,至于这本书跟别人有没有关系,别人是否需要,我却无从判断。
读书人都明白,但凡有人遇到一本没有读过的书,就会产生一种几个亿的损失感,这只能证明一件事,此人读书太少了。
如果一本书你没有读过,你尽可以安慰自己:我还没有遇到这些问题,或者是这些书里没有我想要的答案。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时间成本非常高的事情。读书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也并不能治愈你所有的伤痛。
读书并非万能。你想这个世界上怎么会可能存在万能药呢?你生了什么样的病,就用什么样的药来医治。你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就去读什么类型的书籍。
读书应该是读的越多就越通透才对。如果我们读得书越多,困惑越多,只能说明我们没有读对书,或者这些书没有能够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
谈到读什么书,我们又要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什么要读经典?”
我们经听到的答案,那些经典的书经过时间的筛选,经过岁月的沉淀,之所以还能够历久弥新,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因为这些经典是属于“底层逻辑”的书。通常这些书都具有普适性,就像建楼一样,不管你想建造什么样的建筑,一开始总要打地基。一旦把地基打牢了,你想在上面建商场、别墅还是洋房,都随你。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全球每年出版的图书千百万种,即使我们每天坚持读书,每年最多只能读其中的几百本。因此,要多读经典,先把地基打牢,然后在上面建一栋漂亮的房子就不那么难了。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多读一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世经典。
虽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但人本自具足。你爱看某一类的书,或者是不爱看某一类的书,都是你的自由,甚至你读书,或者不读书,也是你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