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的头脑里,派驻外国的公使,代表着国家形象,无论如何都应当由本国人担任。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向来以封闭保守、抱残守缺著称的大清朝,第一任驻外公使居然是一个美国人,吊诡的是,他还是美国的第一任驻华公使。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我中华上国的“礼仪”和当时的情势勾兑的结果,而想出这个“歪招”的,是绰号“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
蒲安臣本来是美国的第一任驻华公使,1862年抵京上任。当时,大清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圆明园也毁了。英法压迫,朝廷被逼无奈,同意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事务。
衙门开起来容易,可难题依然没有解决。什么难题呢?就是洋鬼子见了皇上不肯下跪。
说起来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从乾隆爷那时候就出现了,朝廷一直也找不着个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
洋人不肯下跪,总理衙门就找各种理由,不让他们见皇上。割地赔款什么的说起来都是小事,中华上邦的礼仪你不遵守,皇上的面子往哪儿搁?
下跪的问题解决不了,又派生出一个新问题,朝廷要不要向外国派驻公使?如果派的话,见到外国君主磕不磕头?
磕吧,万一外国没这规矩,岂不是闹笑话了?不磕吧,那咱就不能要求外国公使给咱皇上磕头。可是,不给咱皇上磕头,那岂不是坏了咱千年的规矩?
这些破事儿难住了朝廷,所以就一天一天地拖。
可是,总这么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恭亲王脑筋一转,计上心头,就跟慈禧说:公使还是应该派,不然,中国的情况,外国无不熟悉。可是外国的情况,咱们两眼一抹黑。这肯定不行啊。
那磕头的事怎么办?恭亲王说,美国公使蒲安臣过一阵子要回国一趟,也会路过欧洲。咱不如聘他当公使,出访各国。
蒲安臣是美国人,他给外国皇上磕头,是外国人拜外国人,也没坏了咱朝廷的规矩。他不磕头失了礼数呢,美国人是番邦蛮夷,缺少教化,不是咱不懂事。
慈禧一听,这主意不赖。这么着,大清第一个出访的公使,居然是个美国人。
这样,恭亲王用中国式的官场智慧,破解了朝廷的一个难题。虽然外国公使不给咱皇上磕头这事儿还在那悬着,最起码,眼皮子底下的这档子事,算是妥过去了。
要说蒲安臣也真是尽职尽责,把大清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他为大清朝争取了不少利益,最后还因为跟欧洲列强谈判,急火攻心,得了肺炎,死在了任上。
朝廷见蒲安臣实心任事,忠勇可嘉,特别追赠他正一品衔,并赐他的家人白银一万六千两。
朝廷给蒲安臣的待遇也还算是敞亮,不枉这位大清第一任公使为朝廷尽忠了一回。
(《顾衡好书榜》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