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经典读书
「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作者: 持续深入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20:47 被阅读181次

上次提到崔颢的《登黄鹤楼》被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都被压得不能翻身。但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的名头一出,必然会遭来无数非议。崔颢的这首诗确实不错,但是架不住他本人名气不大啊。说到唐诗,李杜是绝对的标志性人物,以至于后来姓李姓杜的诗人出了名也只能简称“小李杜”(开个玩笑,相信李商隐杜牧不会介意)。李白飘逸潇洒,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名头也就罢了,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著作等身、才华横溢、感情细腻的全才诗人,后世学者怎么能够看着他没有拿下这第一的名头!于是后人选出了杜甫的七律《登高》,倒是没抢崔颢“唐人七律第一”的名号,直接封了“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被称赞为“层层叠叠,两句融入八层哀”。

第一层:“作客”。这里并不是到别人家享受好吃好喝,而是一种不开心的生活状态。古人乡土情结深厚,有诸如“父母在不远游”等说法,远离家乡称为“客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老了都愿意返乡,最不济也是死后埋在家乡故土,所以有时郁闷发狠是会说“哪里黄土不埋人”,意指“我连死后回家乡埋葬都不在乎了还能咋地”。

第二层:“常”作客。作客已是十分不爽,还要经常(常常、长时间)作客他乡,无奈之情尽显无疑。

第三层:“悲秋”常作客。“少女思春、文士悲秋”一缕寒风扫过,漫天黄叶落下。文人骚客最受不了这种凄凉,凡是描述秋天的文字似乎都带着哭声(请脑补二泉映月,尽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那是农民伯伯的感受啊,文化人得“清高”啊)。如此凄凉的的秋天还经常作客他乡。。。

第四层:“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代交通不便,每次出现“万里”几乎就意味着远到完全隔绝了。作客作到万里之外,应该是最遥远的思念了吧。

第五层:“登台”。登台就要望远,望远就是眺望故乡。很多景点都会有类似“望乡楼”这样的建筑,就是古人给客居异乡的人一个登高思乡惆(hua)怅(qian)的地方。

第六层:“独”登台。登台思乡得有人陪,说说话,所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个人登楼,光想想那背影就够凄凉的了。

第七层:“多病”独登台。病倒的时候是人精神上最容易虚弱的时候,古时候医疗水平不是很高,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呜呼都很常见,因此“多病”之身怕是什么不好的事都琢磨过了,这时候一个人登楼望乡,少不得要考虑“何处青山埋忠骨”了。

第八层:“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是虚指,就是岁数大了,并不是要一百岁,而且经常作为文人委婉的指代“死亡身故”的说法(“百年好合”不算)。那时候也没有老年大学什么的,也没有广场舞,都快“百年”了,除了整日哀思还能干啥?

把这八层悲连起来:

一个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头,颠沛流离,常年客居在到离家乡万里的远方,在这个枯枝败叶乱飞的凄凉晚秋,拖着病怏怏的残躯,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爬上(江边的)高楼,眺望远方,思念亲人。。。

就这两句话,放在电视剧里演二十分钟肯定没问题!


信息如此丰富的年代,不妨重新读读经典。

相关文章

  • 「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上次提到崔颢的《登黄鹤楼》被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李白都被压得不能翻身。但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的名头...

  • 为什么一定要读国学经典

    为什么一定要读国学经典 一.什么是国学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

  • 【他山石】给初学写诗的同学的几点建议

    给初学写诗的同学的几点建议 雷武铃 1、多读书。尽量地多读,古今中外的诗,能找到的都读。基本的经典作品,一一去读。...

  • 由大拙到至美

    读《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有感 古今中外,名家的经典总是星光熠熠,人们也总期待能在那些经典著作中获得有益...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登高》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

  • 思考

    没来学府之前,我对语文的理解是大量阅读,大量习作,读经典,读原著,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曾经和学生一个月不读语文...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07期——韦庄(唐)《金陵图》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07期,韦庄(唐)《金陵图》。 诗词读感(郝乙): 皇帝的新装,古今中外都有,只是缺少那个敢...

  • 好诗

    好诗无古今 东西有经典 分享谁南北

  • 七律•读书有感

    读书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有书的日子是色彩斑斓的!读书,有感,有诗。 七律•读书有感 经典悠长读不完,精...

  • 2020.6.3成功日记27/100《素读》

    今天跟随国学老师开启了第一期国学经典素读班,第一期素读的经典是《大学》,我在群里带领大家素读,将《大学》读熟之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u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