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翻译技术&语言服务行业资讯
科普翻译是专业知识为主,外语为辅吗?

科普翻译是专业知识为主,外语为辅吗?

作者: 翻译技术点津 | 来源:发表于2023-01-11 10:25 被阅读0次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翻译科普(乃至其他专业书籍),需要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然后“懂英语”(或“懂外语”),是最佳组合。不少科普图书编辑在找译者的时候,也是这么去找。

    我本人不符合上述的组合条件,专业是学语言出身,碰巧爱好科学,做了一些科普翻译工作。此外,我教翻译也有二十多年,平日里观察到的现象,却跟这种大众的观点相反。

    翻译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相对好学(不用记忆复杂的公式,不必真的懂背后高深的数学);对比之下,翻译所需要掌握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却未必是考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甚至喝过洋墨水做过访问学者的某某科学学科的专业人员所能窥其堂奥的。此外,翻译中所需要的对语言文化的敏感性,也往往是语言虽然基本过关,但缺乏翻译经验的其他学科专业认识所欠缺的。

    这不,近期审稿(都是上述专业为主,外语为辅的人翻译的)我就见到了不少理解错误。这里仅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例1:

    原文:As you can see from the previous pages, time travel isn’t all flying De Loreans and sonic screwdrivers – there is also a considerable risk that you will break the universe. So what can you do to mitigate the risks?
    译文:从前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时间旅行并不是德罗宁或者音速起子——它有相当大的毁灭宇宙的风险。那应该如何降低这些风险呢?

    修改:从前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时间旅行并不是单纯地驾驶用De Lorean汽车改装的时间机或是使用《神秘博士》中博士随身所带的音速起子——这么做有相当大的毁灭宇宙的风险。那应该如何降低这些风险呢?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流行文化的典故,译者如果有经验,有敏感性,稍加查考就能知道。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添加译者注来给读者一个交待。

    译者注:De Lorean指的是电影《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用De Lorean型号的汽车改装的可以进行时间旅行的机器;音速起子是英国BBC长寿电视剧《神秘博士》中主人公博士用的一种相当于工具或武器的全能型物品。

    这就是De Loreans,酷不酷?

    例2:

    原文:The First World War intervened and Hubble joined the Army, returning to California affecting military styling and calling himself “the Major.”

    译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勃回到受军事风气影响的加州参军,并自称为“少校”。

    修改: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哈勃参军上过战场,战争结束后,哈勃回到加州,此时深受军旅生活影响的他假装是“少校”。

    译者对这句话的处理非常草率,没有考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哈勃在哪里,战争期间他去过哪里……。这些信息,查查中文的相关资料,本不难知道。知道了之后,再读这句信息比较“浓缩”的英语,可能能少出一点错误。

    再看一则谈火星旅行的例子。

    例3:

    原文:You’ll then be free to undo your seatbelt, experience weightlessness and drink in the spectacular view of Earth from above. Once the armada is complete, your spaceship’s six engines will fire and blast you on your way to Mars.

    译文:此时,你可以解开座位安全带,体验失重环境,并在地球上空一边畅饮,一边欣赏地球的壮丽景色。一旦舰队组建完成,飞船引擎会点火,将你送往火星。

    修改:此时,你可以解开座位安全带,体验失重环境,并在地球上空欣赏地球的壮丽景色。一旦舰队组建完成,飞船引擎会点火,将你送往火星。

    这个译文中,“畅饮”一说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可疑。火星旅行费用昂贵,地球的景色再壮观,作为太空飞船的游客,庆祝的时候也得有所节制吧?不可能“畅饮”。对照原文,发现译者没有查drink in这个短语的含义(欣赏、陶醉于),想当然翻译为了“畅饮”。

    接下来还有一个隐藏得比较深的,看不懂就“编”的例子(变译、编译,可不是这种“编”啊)。

    例4:

    原文:The participants had to learn to deal with conflict differently in the knowledge that they couldn’t simply walk away from an argument.

    译文:参与者必须重新学习如何处理矛盾,那些与我们所知的不同,不能被轻易解决的矛盾。

    修改:参与者必须学习如何用不一样的方式处理矛盾,他们知道,一旦爆发了争吵,他们不能像在正常生活中一样,一走了之。

    这里说的是美国的几个科学家在模拟火星基地里进行一年的生存实验。因为共处一个狭小的空间,吵了架不能采取一躲了之的态度,必须正面应对。译者没有看懂,编造了一通,看起来挺通顺,但是偏离原文实在是太远了。

    说明一下,这里的修改都是急就章,旨在点出译文的错误。欲求雅训,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山东师范大学徐彬教授公众号,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更多佳作请关注徐教授公众号“我译故我在”。

    转载来源:我译故我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普翻译是专业知识为主,外语为辅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u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