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社会自我,这是由于人们总是要面对很多不同的社会群体,而且会非常在意这些群体的意见。于是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不同的群体面前表现不同的自我。——威廉·詹姆斯
这段话,用来解释为什么内向者也可以表现得很外向最适合不过。只不过,内向者通常要花更多的心力、精力去表现得很外向,比如:公开演讲、辩论等等。他们通常会更焦虑、更紧张、更难以适应。
这就需要确定你的核心主题,尽管这并不容易,比如家庭和事业如何平衡、职业选择是优先兴趣还是优先实用性……这对于那些内向者来说尤为困难,从他们选择一项工作或职业开始,他们就要花很多时间来适应外向规范,从而忽略自己的真实兴趣。
那么,内向者如何才能把握自己的核心主题?即自己到底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回想一下你孩提时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可能那时你给出的明确答案是不着边际的,但那背后隐藏的渴望却是真实的。如果你想做一名医生,那么治病救人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舞蹈家,那是因为你想穿上演出服,还是你渴望得到掌声?抑或纯粹喜欢那种飞速的翻转?在考虑过这些问题之后,你会比现在更了解自己。
其次,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很多人从事的工作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但喜欢的又不一定能从事。那么,当你发现有一份工作,能点燃你所有的热情,那必定能发挥出你所有的优势创造意想不到的成就。举个例子,我认识过一个非常外向的女人,她起初对一个亲子网站的“社区组织者”一职非常感兴趣,直到她意识到她的工作就是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从上午9点耗到下午5点时,她就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最后,重视让你觉得嫉妒的事情。嫉妒是一种邪恶的情绪,却能说明真实情况。你通常会嫉妒那些拥有你所渴望的一切的人。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在了解同学们的职业现状后,我深切感受了嫉妒的情绪。他们在谈论一位畅销作家时,表现出了钦佩和嫉妒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