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说到这样一段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最终是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如何唤醒?
现在有很多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相关书籍,网络上也有各种育儿讲座,很多家长主动学习育儿知识,说起理论头头是道,但是面对一个个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同样对于教师来说,每天和孩子打交道,当孩子出现一些棘手问题时,做不到对症下药。
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读再多的高深严谨专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书籍,不如获取一个可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有效。
“我们认同某些原则,但是,没能把这些原则转化为实际行动,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的这段话正好戳中我们大多数父母的心理,战略不能转化为战术,面对教育挑战,满脑袋都是问号。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为家长们提供了75条黄金法则,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用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会能力。“读起来简明易懂,内容上专注于有用的行动原则,让你可以现学现用”。
作者是美国的艾丽卡·雷斯切尔,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在成为母亲后,她召集优质父母们开展研讨班,“综合了学术研究和治疗经验的成果,帮助父母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建立起牢固而良好的家庭关系,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快乐友善和负责任的人”。撰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教育的早期阶段,为父母提供方法和工具,用以应对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又能帮助父母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尽管作者来自美国,但是全球父母在面临育儿问题上,都存在着同样的挑战和困惑,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非常具有参考意义。75条黄金法则,既独立又有关联,可以随时打开翻上几页,利于我们碎片化阅读,也利于我们随时打开寻找答案。
书中提到教育基本方法有三个关键点,即优质教育ABC,A是接受、B是界限、C是一致性,其中我认为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是A接受,也就是无条件地爱孩子。
法则29“明白孩子的大脑与成人不同”,开篇提到我们每位家长都很焦虑的两个问题“孩子完成一件事情要花多长时间”“父母的重复和提醒要做到什么程度才好”。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已经是很多家庭的日常。本来一份作业写起来只需要半小时,为什么孩子要磨磨蹭蹭写上两个小时?孩子写作业总是走神怎么办?首先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另外大脑总是处于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这就造成了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比较困难。我们首先接受孩子写作业比较困难的事实,然后想办法帮助孩子主动、快速地完成作业,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to do list”,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和完成时间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即帮助孩子建立目标。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在面对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做到“对事不对人”,能够清晰地认知孩子的行为和孩子不能直接划等号。
法则43,“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不经意间就会给孩子一个标签,“这个孩子很勇敢”“这个孩子胆子很小”“他害羞”“他不爱运动”……这些话听起来无伤大雅,但是不断重复,这种标签通常会成为孩子牢固的印记。它会导致其他人也这样描述这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这样看待自己。“改变我们的说话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他们的行为不代表他们的本质特性”。
除了无条件接受孩子外,我们也要接纳自己,法则12“都不完美”,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这既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说道“你比你想象的更重要,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也就说我们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很重要,一方面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犯的一些小错误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
优质父母,是后天可以习得的一项技能,反复实践即可让自己蜕变为“别人家的父母”,同时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唤醒一个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