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周的“益才”亲子共育公益活动,今天在一屋子欢声笑语和披萨香气中落下帷幕。作为志愿者,收获了满满的知足和喜悦。如果说之前去做志愿者是出于偶然和一点点的小情怀,那么现在我要感谢自己当初的浅薄。
“益才”是针对非京籍家有3至5岁儿童的在京务工家庭,旨在通过亲子活动和父母心理辅导及育儿知识传播,增进亲子关系的一项公益活动。每次活动2小时,1小时亲子课,1小时亲子分离,期间孩子跟老师和志愿者一起活动,家长随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我还记得第一周的活动,17个家庭参加,人数之多超乎我们的预期,活动场地略显拥挤,秩序也不够好,活动结束复盘的时候,大家提了很多改进意见,还特意增加了志愿者人数。结果第二周活动只有6个家庭来,工作人员比参加人数还多,复盘讨论又进行了活动调整。从第三周开始,渐入佳境,家长和孩子度过了之前的紧张期,对活动流程慢慢熟悉,对老师和志愿者更加信任,逐渐放开和融入进来。其中有几个瞬间暖化了冬日的严寒,暖化了我们的心。
爱,真心就够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尽管有些人不善表达,有些人不懂方法,有些人喜欢驾驭,但为父母者,本心都是希望孩子——好!尽管我们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亲子关系,让父母能够通过一些学习和交流找到自己养育方式的不足,更好的认识和改进自己,但是一番活动下来,我感受到他们对于孩子深深的爱,那份真心早已超越了任何技法。
这些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并不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多都是原生家庭习得而来,他们不太关心那些大道理,更想获得实操经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不善表达,在北京没有太多朋友,生活圈子小而固定。但是来参加活动的家庭中,多数可以做到父母至少一方对孩子陪伴,并且通过这次活动开始提高自己的陪伴质量。在家长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件事让我极为感动。
第二次课我们给家长传递关于如何面对和处理情绪的知识,当时有一位家长把积蓄多年的情绪在课堂上同我们一起梳理、分享,她说那是一个结,很多年自己不碰,家里人也不敢碰,但是那天她说出来,哭出来,我很感动,情不自禁地过去抱了她。这个场面让我很长时间不能平复,之前我没有想到,我们真的可以得到如此的信任,真的可以给他们带去点滴帮助。
还有最后一节课,我的任务是在亲子分离时间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原本11:30就该结束的课程,当我12:00“闯入”父母课程教室,告知他们孩子饿的喊娘时,他们完全对我无视,继续围坐在老师周围交流讨论,我只好悻悻离开,把自己一周积攒的包中零食分给小朋友充饥,还好每个周六我都能从“心理所吃货组”兜回一堆零食,勉强够十个小朋友分享。在复盘时我们所有工作人员把这当个梗,开怀大笑,我们笑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工作被认可被喜欢吧!
当我们最后一次活动时,看到他们笑容洋溢,对我们流露出腼腆的不舍时,我再次感受到他们的爱,真心而含蓄,但力量无穷。
童真,不可辜负
这次作为志愿者,收获最大的还是接触了这么多可爱的孩子,特别是后两次课,我的任务就是陪他们,我很庆幸在这短短的几小时,和他们建立了我自认为深厚的感情,我也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世界。
最令我动容的是一个叫婉凝的小姑娘,她相对安静,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做事情很认真很专注,对不喜欢的事情不轻易附和跟随。第四次亲子课的时候,她跑到我身边,坐到我的腿上唱手指谣,我抱着她,逗她,亲昵地和她蹭了下面颊。意想不到的是,她转头亲了我一下。我从没被犀利以外的小朋友主动亲过,当时好激动,眼眶攒着泪花。我知道她是真的喜欢我,而我,好像并没有刻意对他们好,只是每次都主动跟他们微笑打招呼,每次都很亲切,每次都尊重他们。如此想来,孩子多么单纯美好,他们想要的并不多,但却可以毫无保留的把情感回馈给你!回家跟有理先生讲述这件事,不成想泪流满面,他问我,怎么哭成这样,我说我也不知道,有种开心的无以为报的感觉,觉得这份清澈稚嫩捧不住攥不得,想牢牢占有又怕一触即碎。
最让我忍不住关注的是子航,他每次来都要花一段时间才能融入,不愿跟妈妈分开,不多说话,跟我表达意愿的时候往往没有眼神接触,如果不能及时领会他的意图,他就会放弃跟你交流。他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容易打开,所以自由活动的时候我更愿意多陪伴他,给他一些所谓的帮助,而往往这个时候,他不需要你做什么,陪在他身边就好。印象中他笑得最开心的是吹气球那段时间,小孩子肺活量不够,都来找我帮忙,只有他和博昊能够自己吹很大。开始我挨个帮孩子吹,后来实在吹不动,跟他们说可以问问子航和博昊能不能帮忙,然后这两个小家伙就成了其他人的偶像,排队找他们帮忙。子航那次笑得很开心,第一次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跟我说“他那个气球是我帮他吹的!”那一刻我明白,孩子们非常需要成就感让自己满足,而这些我们可以助推每个小朋友实现,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花时间发现他们的优势所在,愿不愿意想办法促成。最后一次联欢活动结束的时候,子航还腼腆的走到我们每个工作人员跟前,为我们倒了饮料,我胃不好基本不喝饮料,但我跟他说了谢谢后一饮而尽,我想只有最快做出回应他才能感受到我对他心意的感激吧。
博昊和爸爸一样,都比较内向。他们父子每次活动都是第一个到,好几次比我都早。有一次亲子课我坐在他身边,那次的手工是用矿泉水瓶做动物,然后把豆子放进去,喂动物“吃”。他爸爸让他去老师那拿豆子,他不去要爸爸去,于是他们就开始了互推。我跟他说要不我陪他过去?他同意了,我俩就这么开始了合作。我会像在家跟犀利做手工一样时不时请他帮忙,错了、坏了、不好看都没关系,他渐渐发现乐趣,变得主动。孩子其实并不是想依赖我们,而是太多时候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挑剔,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必须依赖我们。
这些孩子基本都是4岁左右,只有宇博小些3岁多,他们已经可以实现很多我之前以为做不到的情况,比如各自安静的画画,没有吵闹没有争抢,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每幅作品都充满想象,他们关注的点各不相同。文赫把颜色都涂在一个地方,不停覆盖,然后欣喜地说“我发现了颜色的秘密!”我清楚的记得他的表情,那份惊喜和自豪,多年以后他一定也能记忆犹新,他一定比别的孩子更清楚的记得红色遇到黄色是橙色的。我庆幸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去阻止他这样把纸都戳破了的作画方式,没有任何一个人去“指导”他画画应该怎样。
渤是最彬彬有礼的孩子,每次我递给他东西他都会说谢谢,每次他跟小朋友一起玩也会先问“这个可以给我用一下吗?”玩积木和橡皮泥的时候这几个孩子还制定了规则,不吵不闹文明友好。
其实做一名志愿者,未必给别人带去很大意义的帮助,但对于自己,绝对是不可复制的宝贵经历,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能够和一群善良有爱致力于公益的人在一起工作,何其幸运!
由于距离远,每次去参加活动,往返时间加到一起5小时,工作+交流时间3小时,坐公交倒地铁再倒快速公交,步行路程还有一公里。说实话还是有点累的,但每次去之前都激情四射,回来也会内心充盈。特别对自己设计的指导手册以及急中生智手工制作的纱巾礼盒,颇为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