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行不通,试试反方向。”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如果生活走入了困境出不来,就试试。
生活中,很多时候,反方向能帮到你
Part 1:睡觉
在吃饭的时候,同事聊到睡眠问题,说自己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用了很多方法,放松、冥想、有氧运动、改善饮食甚至有时安眠药辅助,但是总会时好时坏,总体还是会不太好,我说我有一个好方法,不要把它当成玩笑哦,这个方法就是:“告诉自己不要睡,一整晚都不能睡”,他笑了笑,说“我真的能一晚都不睡哟。”我说:“那就真不睡呀,医学上也说偶尔一两晚不睡也不会对身心有影响。”
“那万一我每天晚上都不睡怎么办?”
“你就不睡一晚嘛。”
“那万一成了习惯,以后都睡不着怎么办?”
“你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想办法赶紧睡着呀。”
“你的心情那时候是怎样的?”
“很急躁,很焦虑的。即使放松下来,一看到自己没睡着,就有开始焦虑了。”
我沉默了很久,他貌似意识到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睡眠不好。我最后说了句:“请不要对自己的身体过分要求,跟自己说,允许自己不睡,甚至想睡也偏要不睡,爱一下自己的身体。”
第二天,他告诉我他晚上做好了一夜不睡的准备,结果1小时没到就睡着了,一直到第二天闹钟响。
Part 2:登台恐惧
初一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全校的演讲,当时紧张到连上了3次洗手间,到我讲的时候,即使是滚瓜烂熟的稿子,也背错了,惹得哄堂大笑。从那时候起,我就更害怕上台的感觉了,每一次上台都感觉会出错,会被笑,恐惧、害怕、紧张。高二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告诉我如何克服登台恐惧,结果都没用,到了关键时刻,我根本没办法相信自己,没办法冷静方式,嘴里一遍遍念着准备说的话,越念越紧张和害怕。
书里面有一句话:如果这些方法对你都没用,试试告诉你自己要更紧张一点。
我硬着头皮去尝试跟自己说,要更紧张一些,结果真的更紧张了,表现更差了。
我把书一把扔到地上,心里想什么破书,乱教人。
后来我才发现,抱着想让自己别紧张的目的去用这个方法,是没用的。紧张、害怕不会消失,而对紧张感觉的紧张,对害怕感觉的害怕是可以消除的,消除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要更紧张、害怕一点。
现在的我越来越喜欢登台,表现也一次比一次好了。
Part 3:课堂
刚开始在小学上课,班级纪律很差,用权威、用生气的方式管理班级是我做不到的。我想了个办法,跟同学们玩一个游戏:“整堂课一句话都不说。”可是效果并不好,一开始能够进入状态,不到20分钟,就有同学开始说小话了,而且到了30分钟之后用任何方式已经无持续效果。
另一个班的课,我同样玩了这个游戏,可是我又加了一些条件:“注意哟,是一句话都不说,连老师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只有自控力超强的同学才能做到,而且是要在认真听我讲的前提下哟,这个时候,你就很容易被老师‘引诱’回答问题,你信不信?”说完,我马上实验一遍,问同学们喜不喜欢玩游戏,马上有同学当场就说话回答了我,我记录下:扣1分。
整节课,没有一位同学说小话,扣的分都是被我“引诱”的,为了不被我“引诱”,有的同学用手盖住自己嘴巴,还有的同学拿出透明胶封住自己的嘴巴,他们的眼睛都在看着我,全神贯注地听着我讲课。
不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成为了学生全神贯注听讲的“秘密武器”。
反方向之所以起作用
情绪,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而情绪对人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小到每一句话,甚至是极其冷漠的话,也是带有情绪的;大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国家的兴旺,世界的兴衰都和情绪有关。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种族歧视、恐怖主义、战争……都是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这些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
睡不好,是因为情绪焦虑,而我们所有的做法都是去拒绝焦虑的,我看书、运动,焦虑你快点走。我深呼吸、做瑜伽,焦虑你快点走啊!好吧,我吃药,你总该走了吧!结果,这些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会渐渐失效。而告诉自己不能睡,一整晚都别睡,正是在尝试接受、体验焦虑的感觉,当这种感觉被接纳了,你会发现,新的焦虑就会越来越少了,结果就慢慢自然放松下来,睡着了。
登台恐惧,同样的道理,我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不想体验到害怕恐惧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这种感觉会让我表现得很差。当我去害怕这些感觉出现的时候,新的害怕的感觉就产生了。反过来,承认并且去感受害怕的感觉,告诉自己还要更害怕一点的时候,我只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去接纳害怕的感觉,当害怕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已经没那么害怕了,那么还会有害怕的感觉产生吗?
上课不说话,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禁令,当小学生遇到有趣的事情,天然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会让他想说出口,而又不能说,所以学生学会了“看老师”,如果这个老师管得松点,他就敢“为所欲为”,一旦被老师批评了,还感觉委屈,不服气。因为小学生对于焦虑的情绪是缺乏办法的,一旦想说不能说,就会心理焦虑,对于严格的老师,他就用走神,不认真听讲来排解,遇到管得松的老师,就会畅所欲言,甚至扰乱课堂纪律。上课不说话这个禁令,是会增加学生心中的焦虑感的。
而课堂纪律又是必须的,怎么办呢?反方向走,老师要求同学们甚至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挑战自己不说话的能力。这样一方面纪律满足了,学生内心的焦虑感也减轻了,因为他不再担心焦虑老师会不会批评他,会不会忍不住说话被老师罚站,而是主动去找到控制自己不说话的方法。
用好反方向
用反方向对他人和自己,一定要有艺术地用,否则就会成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放纵。比如孩子偷东西,跟孩子说我允许你偷东西,这就是放纵。而跟孩子说允许孩子偷东西的确能降低孩子内心的焦虑感,但是在道德上是不行的。有艺术的表达应该是:
我能想到你是多喜欢这个东西,不惜去冒险。我允许你去偷东西。(降低焦虑)
但只允许你去偷一样东西,那就是妈妈的心。(转折)
妈妈发现我的心看到你一次次偷东西、不认真学习,心都不在你这里了,我想你能把它偷回去(表达期望)
这是一项很难的任务,但是我觉得你能做到(表达支持)
所以,明确好反方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做好准备,当他们做好了准备,更好的改变也就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