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半的阳光,亮闪闪的,像泛着光的小河,波光粼粼,把自己窝进吊椅里,读诗——王安石晚年写的小诗。“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坐在摇椅里,读得那个美啊!那柔蓝的澄静,那一水萦纡的柔美,还有那被春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茅屋,都在眼前缠绵萦绕。读着,仿佛也正欹眠听鸡早,误入村道中!
一直不太喜欢王安石。据说,他为人很是邋遢,性格怪癖,欧阳修曾推举他,朝廷也多次让王安石去担任馆阁的职位,他都拒绝了。后来,直至宋神宗上位,他才同意做江宁知府,后来又做翰林学士,于是就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这让很多人觉得他清高,矫情,换句话有点装大了,这也让很多人不喜欢。
也可能是因为苏轼的缘故,不喜欢他。毕竟是政敌嘛!
可是当你了解了《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我就觉得这人已经到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的程度了。天下改革,大刀阔斧,那真是撼天动地的事情!
他说干就干!其实,查阅资料就知道,他的鸿鹄之志,早已在年少就萌发了。“他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做了一些官职。每到一个地方,都去体察老百姓的情况,为当地做一些好的事情,而改善那些不好的地方。”
忽然间,就理解了,为什么多次拒绝做官。一个人的心中,装了千万句话要说,但是他还得在众爱卿面前,绷住,憋住,一旦张口,他多年的渊博见解,必让人大吃一惊。加上他不拘小节,因昼夜读书,去见自己的上司都蓬头垢面,却被上司误认为去烟花柳巷。
据野史说,他不辩解。我觉得心中有烟花,才看别人也有烟花。王安石可能懒得和他理会。并且估计也没给上司什么好处,那是肯定的。一个让去朝廷做官,都不太情愿的人,更不会理会自己的上司了。
这样一想,他所有的行为都会被人诟病。当他一旦想说出“天下变革”二字,就更是引人睥睨,甚至咬牙切齿了!
如果那一年,王安石没有遇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宋神宗,估计,会成为一个令现代人称颂的“网红苏轼”,远离朝廷,深入民间,又那么有才华,必定金句频出。
易中天说,王安石考中进士那一年,原本他是第一。可宋仁宗不喜欢他“孺子其朋”这句话,说,有这句话,就不能魁首。别人都觉得他冤。
他不在乎!
不知怎地,一下子被“他不在乎”种草。
我今天一想到那个邋里邋遢的王安石,晚年在卧榻写下的这首小诗,就觉得无比隽妙,清巧,恬雅。甚至比苏轼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踏着泥路,风尘仆仆,一路高歌谁怕,要稳当得多!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不知,王安石晚年的茅屋前,是否有株杏花。不知,会不会春风吹雪,满眼昏花。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