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遥远的救世主》

作者: 淡淡的远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8-10 22:29 被阅读0次
……
那个男的大概也听不下去了,摆摆手打断她的话,说:「嫂子,你这样讲不行,人家大兄弟是有文化的人,你得讲道理。」说着,将脸转向丁元英:「兄弟,我这么跟你说吧,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时候俺都上天堂了,就你没去,你心里啥滋味?」丁元英只是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没说。这时刘牧师说了一句:「丁先生,你应该回答这个兄弟的问题。」丁元英说:「如果是骆驼穿针的天堂,我敬仰他们,因为我做不到。」刘牧师一怔,下意识看了看丁元英。「天堂」二字解文解意皆是心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而正信正解、直心直入的回答却没有几个,多为貌似觉悟的华丽之词。让刘牧师心里为之一颤的是,问者是随心一问,答者是随心一答,并无思量。刘牧师问:「你信神吗?」丁元英说:「信,了妄唯真即是神。」刘牧师思忖片刻,说:「了妄唯真,那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丁元英说:「不一不异。」
刘牧师说:「天国远了,没人能救得了你,你走吧。」
丁元英起身告辞,客气地说:「打扰了。」
冯母着急地说:「元英啊,你就信呗!信就得救了!」  
——节选自《遥远的救世主》

丁元英被热心的冯大妈留住吃圣餐,这难免又是教会的意思。盛情难却,丁元英无奈,问同事借了两百块现金,既然是圣餐,总得有所表示,哪能吃白食呢?

冯大妈、邻村口若悬河的中年妇女、中年男子借机不厌其烦地劝说丁元英信教,于是上演了如上一段。

看到这里不仅为丁元英捏了一把汗,因为我乃一凡夫俗子,平生就怕被人劝说,尤其面对一群人七嘴八舌。

若单单只是是面对被营销的尴尬处境,比如出车站被推销打车、住酒店、或者被保险人员搭讪穷追不舍,我会不理不睬一走了之。大家都不熟,无所谓谁不给谁面子,但丁元英所面临的处境不同,这就有点道德绑架,你是从,还是不从。

丁元英最终的被“礼遇”礼送(应该是不送)的结局与我们平时所采取的不理不睬何其相似,我更欣赏他的不卑不亢,无论多么面对多么复杂的局面,都能保持一颗内心的率真,既不苟同,也不愠怒,一句“不一不异”的回答可谓精妙。

我信奉神灵,但每个人心中的神又有各自的理解,神与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更是见仁见智。丁元英的理解就是不完全一样,也没什么不同。

丁元英的回答显然没能让刘牧师称心,对于他的学识与见解却又跳不出什么毛病,只能放弃。

放弃就放弃吧,只是这刘牧师的做派让人小瞧了一眼,最后的礼送彰显了他的心胸气度,再返回看他咄咄逼人的态度,「丁先生,你应该回答这个兄弟的问题」,这就有些过分了,是你们生拉硬扯把人家请来的,这样的待客之道也是西方的文化属性吗?

传经布道本该是助人的心态,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位刘牧师每天宣讲主的恩泽,也许是讲多了,受众都虔诚膜拜,莫不是飘飘然把自己当成是救世主了吧。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欢迎我就走,正中下怀,瞌睡送来个大枕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如此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遥远的救世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el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