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培训
《成长建构No.6》成长建构的底层逻辑

《成长建构No.6》成长建构的底层逻辑

作者: 知生涯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4:00 被阅读9次

    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6篇

    成长建构师的三观是这样形成的

    一、内在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昨天跟一位年轻的朋友交流,他说知道自己应该积极向上,可是就是毫无动力。这种感觉特别不好,整个人都提不起精神,虽然他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他的工作环境。他工作在一个员工喜欢抱怨,公司对员工发展不够关注,收入有限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认知正在被塑造,虽然他旧有的认知告诉他应该怎样,但是在新的环境中,他形成的新认知与旧认知产生了冲突。我建议他如果不想离开,那就注意环境中的积极层面,或者建立对消极信息的反向处理能力。除非这样,否则环境将重塑他的认知。

    1、“注意”和“认知”

    这里我们用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注意”是一种同一时间内对外部多刺激的定向选择,和对干扰刺激的抑制。之所以有“注意”存在,是因为我们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读书,看娱乐节目等。我们只会意识到我们注意的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就不存在吗?客观上,它们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虽然环境圈定了我们的可体验外部世界的范围,但我们的“注意”定向了我们的体验内容,而我们定向的体验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所有的认知只能存在于一种定向之中。因为大脑算力带宽的限制,在环境中筛选定向是我们大脑处理和认知世界的基本特点。

    这里我们涉及到第二个概念:“认知”。它指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认知是认识过程的结果,是主观不断客观化的过程。

    认知过程一方面让我们的主观意识不断得到相对客观的真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自己定向的认知,在主观意识中扭曲现实。所以可以说,我们的认知都是主观而有局限的。

    2、科学认知也有局限

    很多人迷信科学,依靠科学认知世界。但是家里有人在医院输过血的人就知道,输血是要签风险告知单的。而告知的风险,就是科学的边界,在边界以内我们可以预防血液疾病的传染,但是超出科技的边界(查不到的感染源),被传染的风险,我们要自己承担。

    樊登读书会有一本谷物大脑的书,提倡少吃谷物多吃肥肉,书中认为谷物是各种疾病的根源,吃肉不会变胖。结果樊登照做变胖了,在后面讲医学革命时,无奈的说医学和营养学真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今年发现的结果明年就被推翻了。对科学过分依赖或迷信,会封闭我们的一部分认知,甚至让我们固执的严重扭曲真实。

    了解认知形成的过程,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认知受主观影响。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扭曲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单纯拿我们自己认知的主观世界来与人沟通,将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状态。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区别和差异。

    这是一位成长建构师所必须要建立的认知。当一个人描述他的世界时,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 这其中的主观认知对客观世界的扭曲,我们就容易掉到他扭曲的世界中。在扭曲的世界中找答案。对其问题我们将无从下手,最后只能和她一起哀叹问题的无解。而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会轻易掉入这个陷阱。

    二、内外世界的整合方式

    1、内在世界的秩序依存于外在世界

    虽然内在世界不是绝对客观的,对外在的真实世界有所扭曲,但内在世界的秩序,却建立在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外在信号的剥离,将导致内在世界的崩溃。

    在1954年的一次感觉剥离试验中,志愿者被人为阻断了视觉、听觉和部分触觉。起初志愿者呼呼大睡,但是2天之后,志愿者表现出焦虑、想要逃脱试验的状态;并且在试验结束后很多志愿者表现出不能明晰思考,智力测验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幻觉的状态。

    就像古希腊哲人所说,世界万物是真理之投影的比喻。客观世界就像是真理,而内在世界就像是真理的投影,投影不够真实,但是像极了真实。我们的生物体基于这个投影得以秩序的生活,甚至生存。

    另一个现象的调查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美国有一家知名的孤儿院,那里的卫生环境极佳,每一个弃婴都被单独放在独立的环境中照料。但是婴儿的死亡率依然很高。后来调查发现,是因为婴儿被长时间放在独立的空间中,而护士又不会经常出现导致了婴儿的死亡。它们的感知被单调的房间和婴儿床阻断,自己的行为也得不到外界的回应。即便营养充分环境卫生,生命的存续却依然会受到感知阻断的影响。

    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在育儿经验的相关书籍中,我们看到普遍建议给婴儿更多的感官刺激,包括按摩、游泳、声音、颜色等等。这些外部刺激,会加速婴儿内在世界的构建,加速形成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致性。这甚至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因为这样的训练让孩子内外世界的统合能力变得更强。

    同样的,内心崩溃、迷茫、焦虑、低潮的人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想得太多,行动的太少。内外世界的联系,被自己人为的剥离。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定向”到自己内在的想象、思考、回忆之中,间接导致屏蔽了外界信号的接入。无意中人为塑造了类似于感官剥离试验的情况。

    2、内在世界的建构基于客观世界的对象。

    我们的大脑不能脱离对象而进行空转,就像计算机的CPU不能脱离数据而空转一样。仔细向内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思考的所有问题,都是对客观对象在我们内在世界形成的主观投影的思考。投影与客观真实之间偏差会导致我们思考结果的偏差,而投影在我们内在世界的消失,则会导致我们思考相关问题的混乱。

    这里我用“投影”这个词,是为了方便说明他与客观真实的区别。对客观世界的对象我们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认知。认知的局限受到传播介质、身体感受器官、现有主观认知所带来的信息筛选、注意力定向、以及大脑算力的影响,我们所认知到的客观世界的对象,并不是他完整的面目。

    因此,并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只是认知能力强的人,有意识的从更多的角度和信息来源,来认识这个客观对象。并且深知自己的认知并不是绝对的真实客观。作为建构师,我们不但要自己认识这一点,也要协助来询者认识到这一点。这是我们能够协助来询者建构认知,让来询者的行为与客观世界和谐相融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成语: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盲人摸象等等,都是因为主观认知与客观事实的偏差导致的。但是当我们能够帮助来询者重构认知,拉大他们的认知尺度时。当他们能看到原来是草木和紧张、是井绳和被咬的恐惧、是更多形状的组合时,我们就能更有效地把握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停留在头脑的错误想象中,徒劳消耗心智资源,甚至与周围环境产生无效的互动。

    3、内在世界的建构受固有认知的影响

    两个孩子同样都是考98分,一个孩子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很优秀,一个孩子的父母则有可能觉得差这2分有可能导致孩子失去人生重要的机会。分数是客观事实,而对分数的认知却有极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并不来自外界信号的感受局限,而是内在已有认知,对这一信息加工的结果。

    我们提到,新认知的形成,不但收到外界信息传递的影响,还受到我们现有认知的影响。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现有认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我们的现有认知将会变得僵化。这种僵化的认知将阻碍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当世界变化时,我们将越来越远离真实。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固有认知也是一个不断流动升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有的存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反思、否定之否定。不但让现有认知筛选和影响新的认知的建立,也要让新的认知改变和重塑固有认知。让内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能跟上外部世界的变化节奏。否则僵化的认知就像一堵墙一样,阻碍所有与之不符的信号。

    这也是成长建构师需要让自己和来询者意识到的规律。如果不能帮助来询者松动这堵墙,再有用的道理也无法进入这个人的认知世界。他的冥顽不化、固步自封、固执己见,将让建构师所有看似理所当然的道理都变的无效。所以调整认知,不但要关注信息源的接收过程,还要关注固有认知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三、内在世界如何与外在世界互动

    基于上面我们对认知建立过程的理解,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人认知迭代的过程。我尝试把它用图式的形式予以表达:

    当客观世界通过我们的一系列认知工具加工后,最终形成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主观认知会进一步固化为我们对世界的固有认识。依据固有的认知,我们会对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评判(绿色箭头),使新的信息符合我们的认知,这个过程可以加速我们的信息处理速度。但也会让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僵化,主观认知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当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巨大的认知偏差,会给我们的生活到来痛苦、焦虑等情绪,这种情绪会激发我们的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开始行动,思考现实与认知之间的差距,并开始主动调整我们的认知工具(橙色箭头),最终形成更加符合客观世界的新认知。

    1、真实自我的流动

    如果图中固有认知是我们前面文章所提到的人格面具,那么真实的自我,就不是一个固有存在的形态。这张图也解释了罗杰斯关于真实的自我,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的结论。固有的自我就像衣服一样,随着个子长高,我们要不断更换衣服;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也要不断更换固有的认知,他们就像化妆舞会的面具,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把真实看成流动的状态时,我们就近乎呈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所有的自我不过是固化的认知应对不同环境的一件衣服或者是面具。意识到这一点,内在的真实便不会被轻易的囚禁在面具之后。这大概就是所谓活出真实自我的方式了。

    问题在于我们常常倾向于保持固有认知,执着于给自我定义:我是怎样的,不是怎样的。企图通过这样的定义来界定自我存在的边界。这是一个认知僵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真实自我的迷途。当环境变化时,我们将痛苦的困在自我限定的壳中。

    2、环境界定认知边界

    通过上面的认知图示,我们发现,不论是新的认知还是固有的认知,都是基于客观环境中的对象所形成。这意味着外在环境决定了我们可选认知对象的总和,并最终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我们内在世界的形态多样化的边界。

    就像北极熊无法生活在非洲草原,热带雨林的蜥蜴无法生活在沙漠之中,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生物群。外在环境不但会影响生物的有机体特征,也会影响心里特征的形成。

    这也是为什么体制内的人与体制外的人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焦点有着显著不同的原因。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虽然他们看上去没什么区别,但是当他们彼此深入交流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显著的价值取向之差别。

    有一次我跟一所高校的教授交流,我们谈到学校的环境和老师的生存状态时,这点感受特别明显。那些完全依靠学校单一收入来源的老师会更加在乎学科设置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为了个人利益,他们会忽略培养学生的效果来考虑学科建设问题。而那些收入多元,在外部环境中有更多交互的老师,则更加倾向于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思考学科建设问题。排除个人理想和教书育人的品德对认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体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们内在世界的样式。

    上篇文章中我们谈论了《心灵捕手》中尚恩教授与威尔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愿意走近像威尔和他朋友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和我们完全不是一路人。可是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威尔信任他的朋友,甚至完全依赖而不愿打破和离开这种环境。在本质上,我们不愿接近威尔,与威尔不愿离开他的旧有生活方式,是相同的原因。

    因为在环境中我们都建立了自己固有的认知,这种认知意味着安全感,这种僵化的认知样式,让我们不相信在新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获得安全。作为建构师,我们不但要看到环境对我们自身认知的限制,也要看到他人认知样式形成背后的环境原因,并且设身处地的理解在这种环境下别人为何这样思考,这是建立沟通的桥梁。

    3、变化的环境挑战我们的固有认知

    适应有时空的尺度,我们的固有认知,都是在适应特定环境时形成的。它能支持我们在环境中高效的与外界互动。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的固有认知是相对滞后于环境变化的,这也是我们无法完全客观认识世界的原因,它存在着时间上的距离。就像一个有意思的相对论比喻一样,如果我们用望远镜观察十亿光年之外的一面照向地球的镜子,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恐龙。

    所以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我们先前适应环境的固有认知,将成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阻碍。十亿年前的恐龙因为适应世界而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但也因为环境的急速变化,导致瞬间灭绝。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在监狱中生活了50年,完全适应了监狱的生存模式,在监狱里德高望重,但是当他刑满释放后,却在一周之内上吊自杀。因为在新的环境中,他的固有模式完全失效。

    作为建构师我们必须要帮助自己和来询者看到这个客观真实与主观认知之间永恒的追逐距离。建立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并尝试理解和不断探索新环境的生存规则,不停留在对旧环境的依恋和对环境变化的抱怨上。

    之所以我们会依恋固有的认知,是因为我们把特定时空维度的适应认知,等同于正确、等同于好,这导致当环境变化时,我们被好坏、应该不应该、正确错误的观念所限制,不敢尝试,抵触变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适应环境的角度,不存在好与坏,只有适合于不适合当下的环境。

    四、新环境的全新认知挑战

    今天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给社会带来了大范围的焦虑和不适。因为我们很多固有的认知形成于变化较缓慢的时代。知识付费本质上是在应对这种变化的产物。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原因。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学了很多知识却依然无法适应新环境。本质上因为我们在吸收知识时,并没有改变我们固有认知对知识的评判和筛选。而这些评判和筛选,恰恰屏蔽了最重要的适应信息。在变化的环境中,唯有开放的心态和行动的反馈,是建立全新认知的最快方法。

    1、环境巨变在范式层面影响认知。

    我们要指出一个宏观认知与微观认知调整的区别。在小范围的环境变化中,我们可以在个体的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来思考一个人的认知模式。事实上很多人在知识付费的模式中,学习具体的知识、心理学、性格学,都是想在这个层面解决问题,实现认知升级。

    但是结合上面我们谈到的环境对我们认知边界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不但会影响个体心理的适应问题,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理特征多样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尺度的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可选认知对象数量边界的变化,最终导致认知模式多样化的改变。新的认知将会大量涌现。伴随着固化的认知与新环境的冲突,大范围的新环境的不适问题、全新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就像工业化对个体影响甚至对教育影响的时代烙印一样。互联网时代下,这种大范围的时空变迁,对个体的影响将会是全新的冲击,而且比起工业时代只会更加剧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教育、生活、工作还是对成功幸福的定义,边界都在变化,如果用旧有的边界来界定新边界下的问题,一定会遇到不可理解的阻碍。

    2、快速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很多人学心理学,将自己面临的心理困惑,归结于原生家庭、父母教育方式局限的原因。不可否认,这些因素深远的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但是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这些原因则变成了个别的心理现象。再好的关爱,按照旧有的认知框架看待全新的环境时,我们依然无法适应。

    例如当今环境所造成的,普遍的焦虑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焦虑感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教育环境好,另一个人教育环境差而减少多少。也不会因为一个家庭有家暴,一个家庭没有家暴而产生或消失。这种焦虑感的产生,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并不大。

    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让很多人过去多年奉为真理的经验失灵;这种失控感所导致的内心焦虑和竞争压力感不断增大,被年轻人拍在沙滩上的现象层出不穷。事实上这个时代背景下,教育下一代的焦虑感之所以不断增加,很大一部分是自身焦虑的向外释放和投射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深度竞争下,对大众的注意力争夺和成瘾性设计,让感官刺激不断升级,大众对这种刺激则表现的毫无抵抗力。从最初的新闻标题党,到网红直播,再到现在的抖音。注意力的争夺,导致的是大众高级精神活动的缺失。不知不觉几个小时消耗在这些软件上,关闭之后的自责感、空虚感、失落感,玩过的人一定深有体会。

    事实上这种投其所好的争夺,在知识付费的领域也不新鲜。几分钟听一本书,几分钟了解某某干货。我们在享受这些实用知识和感官刺激的同时,丧失的,是我们通过实践和深度思考来构建认知的体验感和存在感。高级精神活动的缺失必然导致空虚感和不安全感的提升。

    例如我们去KTV喝酒唱歌跳舞狂欢,在感官刺激爽过一阵之后,回到家中时,那些不常参与这种活动的人,常常会不自觉的冒出一个念头,真TM没劲!而那些已经上瘾的人,则开始期待什么时候再进入下一次狂欢高潮。因为刺激消失后,我们的内在的精神活动依然是如此的空洞。

    3、解决新问题,体验是最高的权威

    这种大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感,导致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生改变。

    一方面在过去,社会发展较慢时,我们掌握的一些理念或认知常常可以长期指导我们的生活,这让我们在认知上期待以寻求答案甚至寻求普遍规律和真理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现在的高速迭代,让我们无法再依靠什么固有答案。因为世界的迭代速度甚至可能超过我们寻找答案的速度。多数人还没有适应这种迭代方式。

    另一方面,相对滞后于环境变化的教育模式,无形中让我们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惯性。学习成了一种获得虚幻成就感的方式。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惯性,是因为多年来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学会道理,以考试作为结果。而成人的学习,是以行动成果为结束。所以学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源于没有真正的行动。

    因此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将构建内在世界的方式进行调整,训练我们元认知的反馈速度。拉大外在信息进入我们内在认知的尺度。用行动加即时反馈的方式,来代替经验思考的方式。不要用逻辑推理来代替真实体验。

    但是这其中的挑战,是我们会惯性的接受固有认知范围内的内容,范围之外,我们倾向于阻隔和对抗。我们会本能的寻求客观中满足主观认知的信息进行对号入座。

    在影片《心灵捕手》中,威尔对尚恩教授画作的评判,正是一种完全基于主观认知的论断。他的论断来源于,他过往阅读的艺术评论书籍。而尚恩教授则告诉他,除非威尔愿意说,否则他永远不会知道威尔是谁。他们两人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现实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见到同样的现象,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时,绝大多数人,会把新商业模式与他们所了解的传销联系到一起,只是因为他们都增长快速。我们管公路叫马路,因为它曾经跑马,我们把计算机叫电脑,因为它像人脑一样会计算。所以当一种全新事物出现时,我们总喜欢在固有认知中寻找答案。找不到时,则用相近的方式予以理解,这种方式限制了我们对新事物构建主观认知的客观性。

    五、个人成长建构师的三观

    综合上面的阐述,所谓成长建构的过程:正是个体在面对客观世界构建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其中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认知进行构建的过程。建构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个体的主观世界建构能力,让个体活出真实的自我,在流动变化的环境中,可以与客观世界持续良好的互动。

    因此个人成长建构师必须在世界观、人生观、人性观三每个方面,基于上面的逻辑推演,建立一些最底层的思维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建构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够得以运用。

    1、世界观:

    内外世界是动态变化整合一体的。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阻隔,将导致内在世界的崩溃;内在世界的形成,基于外在世界,并反过来影响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当一个人觉得客观世界不对时,我们要从他原有的内在世界寻找到端倪;相反,一个人觉得很幸福快乐,也代表了他对外在世界的适应能力。

    我们要帮助来询者建立动态的、统合一体的内外世界。同时强调我们对内在世界的主观建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适应变化世界的核心能力,建构能力越强,我们越自由,这种自由是基于新环境的自由,是不被固有认知和已有的内在世界所限制的自由。

    2、人生观:

    心灵的丰满在于丰富多元的体验,体验是最高的权威。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陷于这个问题而不能举步。基于流动的真实自我,我们很难确定一个不变的人生使命。就连爱因斯坦,也不能说他的使命就为是发现相对论而来。那是他人对其成就的一种赞美。

    因此罗杰斯认为,人生使命就是不断成为真实的自己。流动变化的环境,意味着流动变化的体验。成为真实的自己,就是体验和投入到流动变化之中。因此体验是人生最高的目的,而探索真理和科学的边疆,实现社会使命,只是体验的副产品而已。

    一个人心灵丰满,他一定能积极地投身于社会文化生活互动中,因为这种丰满是建构在与社会充分互动的体验之上。因为体验是建构内在世界的原料。隔断体验的内在丰满,一定是脱离客观世界的。除非他与世隔绝,否则一旦步入社会,将会面临认知失调。

    3、人性观:

    非评判与积极关注,能激发人的建设性潜能。

    我们相信每个个体,都自带向上向好的动机和潜能,它与我们现有的主观认知无关,与我们是谁无关。是有机体的基本特征。通过非评判和积极关注的方法,将最大程度激发这种动机,促使个体活出真实的自我。

    成长建构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三观,在环境急速变化,社会个体普遍焦虑的背景下,为个体解绑,破除面具和固有认知,帮助创造一个丰富而灵动的内在世界。在人们因不适而痛恨环境时,重拾个人对主观世界建构的掌控力。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7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建构No.6》成长建构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k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