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超市相比,我还是更喜欢自由市场;那里自产物品较多,新鲜、便宜,能够货比三家,还可以讨价还价、先尝后买。
不过也常遇到些不愉快的事,比如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等。
有人说无奸不商,其实他们根本就算不得真正的商人,充其量就是个小贩,耍的都是小聪明,挣不了大钱;虽说可恨可气,但看他们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卖东西不多,交管理费不少,常常也心生同情。
我有个远亲表哥,早先在国企上班,因单位倒闭下了岗;时年50多岁,苦力活干不成,工作难找;呆在家里没收入,日子还得过,无奈也下海经商了。
一次到姐姐家去,刚巧与他偶邂,几年不见老了许多,从表象上看不出大福大贵,却也不是缺吃少穿的样子。
相互打招呼后,就在一起闲聊;我随便问一句:表哥现在忙什么呢?
“做点小买卖。”
看他不想说的样子,我将他一军:不用隐富,没跟你要钱,说来听听,让小弟也长点见识。
“哥不是瞒你,我们这些人干的事怕你们文化人笑话,有点说不出口。”
反正闲坐也没趣,就继续挤他的“牙膏”:具体干什么了,教你感到这么丢人?
“倒腾点棉花。”
那年头能做棉花生意的都不一般,新疆棉质好,与内地的差价又大,尤其找领导批条,挣钱就像捡的。
看不出他还有这本事,于是开了句玩笑:帮我弄几车皮怎么样?
“老弟,你理解错了,那需要周转资金,要有铁杆关系,我哪有能耐干那事呀!”
我继续追问:那你是怎么倒腾的呀?
“在本地折腾,从农户手里收,再卖给国营收购站。”
我知道国营收购站的价格都偏低,农户一般不愿卖给他们;即便价格合理,这么近,谁还让他扒皮倒腾呀!心想:肯定是和收购站里的人合伙,以次充好。
于是“夸”了一句:你能耐不小嘛,还能买通收购站里的人!
“那些人都心黑着呢,咱小本买卖,喂不起。”
我想他可能和市面上的小商贩差不多,耍些下三滥手段,于是问:
你是不是在秤上做了手脚?
“那干不成,农户精着呢,家里都有秤。”
我有点奇怪:你把收购价格压低还能收到吗?
“收购站的价格是透明的,别说压低了,就是一样,人家也不愿意卖给一个上门收购的个体商户!”
我更觉得不可思议了,明知不可能发生的事,还是设问了一句:
难道你给的价比收购站的价格还高?
没想到他肯定地说:“那是必须的!”
做生意的人都是低价买入,然后再高价卖出才能挣到钱;他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他会障眼法、魔术之类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他不会这些,出于好奇越发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了:
那你是怎么挣到钱的?
“参假,增加重量。”
棉花是雪白的,稍微有点杂物都能看出来,我根本就没往这想,自然不相信:
参什么高级东西?
“细白沙。”
还是怀疑:看不出来吗?
“一种特殊的白沙,看不出来,否者我怎么做下去。”
姐姐过来给我们续添些瓜子,听到后指责他:“你这不是坑蒙拐骗吗?”
表哥说:“反正收购站是国家的,我也没坑老百姓。”
姐说:“你这是缺德,晚上能睡好觉吗?”
表哥毫不在乎:“是活命重要还是道德重要?晚上饿着肚子才睡不着觉呢!”
我对他的回答无以反驳,有些替他担心:你不怕别人知道吗?
表哥说:“知道了再说,走一步算一步。”
姐说:“人家不收你的,看你还咋干!”
表哥无所谓的样子:“干不成再干别的,这些年我换的“工种”多了,总不能等着饿死吧!”
表哥的下半生是凄惨的,去世的时候还住在农场矮小的平房里;作为亲戚我同情他的遭遇,但对其玩世不恭的态度却无法接受。
相信每一个有正义感的公民,对危害社会、唯利是图的不法商贩,都会感到愤慨,肯定认为应当给予严厉惩处;但从政府、国家的层面考虑,未必就一定这样做,因为他们还承担着教育这批人并给予生活出路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