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1976/2a8c25f7845b574c.jpg)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每年三月,西塞山前的客栈里,他总会来吃鳜鱼。他说他是往来的客商,却不沾风尘,倒是举手投足间多了一丝戾气。
小二怕特别怕他,去年刚被他揍过,原来是小二沽酒,少了一两。
吃鱼他也讲究,一定要三月初的桃花熏蒸的米酒,把一条鳜鱼细细泡了去腥味,撒上盐井里的熟盐,蒸腾热气旺盛的时候,即刻出锅。折上一支桃花,打上一壶酒,添点鲜笋,点上一碟镇江的醋,一喝就是一天。
桃花要西塞山前的,盐要自贡的,这般挑剔的食客,却能让坏脾气的老板娘舍得银子,托人带来盐井极贵的盐又开灶去蒸那桃花熏的酒。
有人说那人是老板娘的相好,又有人说那人是个达官贵人,一般人招惹不起,却只爱那山村野味。具体是什么缘由,说什么的人都有,可就是谁也说不清楚。
这天客人吃完,说了一句,想见老板娘一面。老板娘不肯见,客人留告诉小二,这是他今年最后一次吃这里的鱼了。
小二不只听错还是说错,只告诉老板娘,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吃鱼了。老板娘听了后没有做声,怒骂伙计去干活。她跑到厨房里,把鳜鱼倒了,桃花撅了,陈醋坛子跌了。
暮春下起了雨,西塞不是锦官城,没有花重印象,只有一片桃花,如酥草色。客栈的幌子在风雨里淡淡飘摇,老板娘在喝酒,仿佛千杯不醉,又仿佛一击即溃。
西塞山的桃花鳜鱼百里闻名,爱吃的人多,这家客栈又叫不须归,奇怪的名字,鲜美的食材,自然有人捧场。
他每年都来,每次来都带着青色箬笠。他挑剔的口味让这里的鳜鱼大卖,时常让客人们扑了个空。可又有谁知道,他明年不来了呢?
他明年不来了。
老板娘突然歇斯底里,又突然大笑不止。良久,她面无表情,收拾摔碎的地面,又颤抖着拾起破败的桃花。
那人是个牢头,天牢的牢头。只要他每年从京城赶来,就说明他还没事。
那是她父亲和兄长,同朝为官,变法失败后被打入天牢。牢头倾佩他们的品行,答应她好生照料。他每来一年,就说明他多一天平安无事。可是,他不来了。
春日里传来秋后问斩的消息,她突然觉得失去了滋味,酸甜苦辣,她都尝不出来。西塞山前过了吃鳜鱼的时节,客栈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秋凉的时候,她关了店。
不须归终究是不须归,她把钱财散尽,去往京城,陪伴家人。一路上草木茂盛,早晚凉,中午炎热。
京里传来消息,变法失败的父子皆斩,百姓痛呼,闻者伤心。她也去了京城,却没人知道她的死活,或许在那天死了,又或许流落他乡。
以前的小二把桃花鳜鱼学了来,又在西塞山前接着开着客栈,客栈的名字没改,依旧是不须归。
这年桃花开了,又来了一桌客人,三男一女,只点桃花鳜鱼。
要桃花蒸酒,自贡井盐,镇江陈醋。
小二闻得心惊,赫然是老板娘和每年来的那人。一对父子也在,那老丈气势威严,告诉店家,别忘了,一碟春笋。
原来有人保这对父子,牢头换了两个曾是江洋大盗的死囚,来了一出李代桃僵。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生死之外,皆无大事。难得有人雪中送炭,难得知己千杯不醉。
当归,当归,不须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