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读《俞军产品方法论》

读《俞军产品方法论》

作者: Terrence_Hou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5:23 被阅读0次

    终于读了这本《俞军产品方法论》,客观的讲非常值得一读,但是如果说想着读完之后能获得什么质的飞跃,因人而异了。于我而言,这本书给我解答了这三个问题:

    1.产品即交易

    因为有过销售的职业经历,对于很多思考都容易带上一些销售的惯性。其实过去一直挺别扭的,总觉得这个是不是有点不太纯粹。

    “产品即交易”这句话是我自己杜撰的,并非俞老师原话。核心有一层的意思是产品的本质就是用户的交易。这个解释让我的很多疑虑都得到解释。产品的本质还是回到帮助企业和用户之间产生交易,提供便利。

    而俞老师的观点还有一层意思,用户与企业之间产生的一切交换行为,都属于交易。不要轻易小看产品设计、非交易类产品的价值,产生的一切交换都带有价值。

    2.用户不是个体

    不论是是B端产品还是C端产品,都容易遇到用户的反馈与产品的打架,来自个体的声音容易被人忽视,但有的时候也容易被人过度重视。

    用户并不是个体,也并不是简单的个体+个体。用户各种场景中的诉求合集,也就是书中说的用户价值合集,才是产品经理真正应该面对的用户。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3.不存在“用户”至上

    这个其实不算书中特别重要的价值,只是深得我意。过去我有一个观点:哪有什么产品思维,明明就是产品经理自己的思维。

    所以所谓的“用户”至上,也是每个产品经理自己心中的那个尺度,一个非常主观的结论。


    附上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书摘:

    用户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产品价值。

    体验的重要性的提升让很多人误以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体验,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好的体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并不是产品的全部。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定律。

    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

    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

    “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

    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加广泛,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因为用户不一样,所以我们说的理解用户,是要从具体的个人去积累一个一个案例。所谓样本,就是在具体情境下的每一次使用、每一次反馈或者每一次投诉等。

    产品的用户价值也是主观属性,是有买方的主观效用评价来定义的。

    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

    边界是需要靠对和错双向界定的,如果每个扩大边界的行为都成功,那你还是不知道产品的边界在哪里,所以是错和失败必然是产品开发过程的一部分。

    产品的核心是使用价值(用户价值)与交换价值

    产品经理最终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发现市场上高于用户支付代价的用户价值,饼设计合适的交易模型把它固化为产品。

    我们观察到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对外的表现是用户体验好,背后的关键点其实是重视长期收益的价值观。

    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价值判断不仅仅是遵循“用户至上”就够了,因为“用户至上”天生是行不通的。很多人,无论是用户自己还是产品经理,对“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的理解可能不同。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

    产品经理作为研究人的职业,关于认知偏误的只是是其必修课,既要极力避免自己犯这些错误,也要从这些角度理解人性,理解一些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

    有一段时间,很多滴滴产品经理都在学犯罪心理学。有一个犯罪铁三角理论是说,潜在犯罪者+合适受害人+合适犯罪场景,只要铁三角成型就有概率发生犯罪,如果能识别并阻断任意一个角,犯罪就不会发生。

    做服务决策,是不可能把“看起来不好解决的问题”都甩给客服的。因为客服并不是全能的决策者,他们只是决策的执行者,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全责判定、处理流程,面临纠纷的时候,客服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产品经理的成长关键标准

    1.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2.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

    3.批判性思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俞军产品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uafhtx.html